-
李春红1,卢亮亮2,高玉闪1,邢理想1,陈文1(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80 kN 富氧补燃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推力室深度变工况直连热试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李鹏1,何双亮1,周革强1,仇庆东2,陈华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航工业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一种高侧电流检测电路的仿真与验证[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马宇,吴庆勋,李如飞,刘昊,张利剑(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外骨骼伺服驱动器效率提升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张万欣(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航天服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李元丰,张万欣,王怡灵,罗诗瑶,刘东岳,冉倩,尚坤,严曲(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飞天舱外航天服适体性设计方法与验证[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谢锡佳,王添辉,利莉,蔡光合,陈宗哲,梁倩儿(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高舒适航天纸尿裤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2期
-
刘世平1,2,夏文杰2,陈萌1,马梓焱2,黄元境2,张文奇1(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冗余机械臂运动学逆解求解[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陈农田,李俊辉,满永政(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基于改进GRA-TOPSIS 法的飞行员进近着陆操纵绩效评价[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彭坤1,袁文强2,黄震1,马晓兵1,郝平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模型的载人登月飞船系统设计应用探讨[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徐颖,周光明,胡文涛(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及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空间多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复合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朱战霞1,2,张志昊1,2,孙冲1,2,郑子轩1,2,袁建平1,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月面重力环境效应的地面模拟方法[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严曲1,李由1,甘叔玮2(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基于3D heatmap 的人体三维姿态估计方法[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孙郡1,2,宋杰1,2,李清廉1,2,崔朋1,2,陈兰伟1,2(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国防科技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液氧甲烷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特性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郭永博1,王洪涛1,尹玉环2,吴增辉1,刘志川3,杜云龙1,高晗2(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贮箱多余物微激振清理机理与仿真分析[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王艾雪1,2,张晨1,王蜀泉1,张皓1(中国科学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地月自由返回轨道的DRO 入轨策略[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朱淑佩1,2,唐伟财2,王笃明1,肖毅2(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基本认知与操作能力对机械臂精细对接任务绩效及人误的影响[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李文斌1,康阳2,谢小萍1,常耀明1(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解放军71901部队).基于脑电微状态分析的模拟飞行多任务脑力负荷敏感性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徐铧东1,于东2,刘文翔1,石景富1,苗常青1(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系).屏间充气展开式多屏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性能分析[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范凯1,2,黄立钠1,2,邱中华1,2,乔艳伟1,2(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空间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入拘束效应的含缺陷航天压力容器安全评定[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李旋子1,刘相2,黄妍1,吴志强2,田科1,周抗寒2,张俊丰1(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空间固废热熔处理水气挥发特性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李远飞,梁鸿影,何新星,费锦学,王博,程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封闭空间低气压环境对噪声测量的初步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武晓瑞1,尹一淑2,刘军莲1,范全春1,赵爽1,李勇枝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航天复合应激环境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形态及蛋白表达的变化[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张贺翔1,2,李潭秋2,李猛2,尚坤2,王涛2(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回顾与展望[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姜超1,许焕宾1,孙天健2,盛聪1,李翔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某微小卫星结构优化设计及验证[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
廖小刚,王岩松(军事科学院).2021 年国外载人航天发展初步分析[J].载人航天,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