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筱艺,张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朱熹早年思想转向问题再认识 ——以朱熹“泉州候批”时间的争论为中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邓永民,徐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区块链证据“客观印证”的合理性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新宇,苗鑫桐(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城镇化发展、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东北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宇佳,李春艳(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收入差距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基于系统GMM和门限效应的实证检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志伟,胡姝梦(郑州大学文学院).庾信入侍昭明太子东宫考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牛向阳(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初心——革命先烈方志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淑荣,董翠翠(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中专业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四重维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高德胜,季岩(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富裕理念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尹华,刘育彤(中南大学商学院).营商环境对省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基于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秀华,刘佳佳,朱雅楠(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回归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之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侯冬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学术交流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西方中心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姜振煜,福鑫,李宜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全球价值链参与了吗? ——基于40个国家知识产权数据的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爱军,雷艳妮(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民主形象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刘艳1,杨阳2(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高芳,黑建敏(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教育实习期待与改进之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葛照金1,郑永安2(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知识图谱与价值转向 ——基于部分理工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瑛1,朱竹露2(中山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WTO争端解决视角下的美国清洁网络计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凡景强,李霄翔(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信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关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任文香(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读曾祥芹先生的《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天明(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曾祥芹先生的“一语双文”论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海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交媒体场域新闻生产的戏剧化嬗变及其风险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丹奇1,丁宏武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小戴《礼记》篇题及其文体学意义 ——以出土简帛为起点的考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柯坚1,付杰思2(武汉大学法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环境法法典化背景下个人主体的实然与应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徐雁1,郭英剑2,任文香3,张天明4,付勃达1,陈哲彦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曾祥芹学术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倾力深耕阅读学 俯首甘为“拓荒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泽民,赵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体道而通,通物为美 ——王弼“举本统末”思想的美学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付勃达,陈哲彦(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曾祥芹语文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曾祥芹先生与汉文阅读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