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方略1,张东晨1,吴学凤2,邓胜松2(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漆酶降解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活性的理性设计[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1期
  • 林妙丽1,陈诚1,2,张建华3,李港1,何梦男1,王智源1,何欣霞1,陈天宇4,陈求稳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省水利厅生态河湖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基于PSR的围圩养殖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隗岚琳1,刘东升1,廖雪珂1,2,陈宇琛1,严晗璐1,陈求稳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低温净化效果及其与微生物作用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付瑜玲1,2,严晗璐1,姚天启3,廖雪珂1,2,王智源1,陈求稳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改性镁铝水滑石对黑臭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天岳,沈楠驰,赵雪,王欣玉,赵文吉(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人口暴露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旭杰,张文明,常馨怡,尹思倩,海龙(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堆肥添加剂降低碳氮损失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胡占占,陈传法,胡保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基于时空XGBoost的中国区域PM2.5浓度遥感反演[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刘洋1,2,李丽娟1,李九一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面向区域管理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鹤茹1,杨琳琳2,王蕊3,吴怡谦2,宋永伟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全与环境实验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基于不同能源底物和营养水平的酸性矿山废水产生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祁宏1,张小玲1,2,康平1,2,Klaus Schaefer1,2,向卫国1,邓中慈1,卢宁生1,雷雨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COVID-19疫情期间成都市地面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刘娜1,余晔2,张莉燕1,王启花1,马学谦1(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2016—2018年西宁市颗粒物来源及输送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江钰1,邓郁蓉1,王金灵1,杨琛1,2,黄伟林1,3,党志1,2(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格斯大学环境科学系).不同构型富氮生物炭对Pb(Ⅱ)和Cr(Ⅵ)的作用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舒文,肖小芹,张弛,郭莹莹,何云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电镀污泥中重金属溶出动力学及其在土壤中的归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徐榕1,王华伟1,孙英杰1,高莹1,李书鹏2,王亚楠1,郭丽莉2(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场地安全修复国家工程实验室).沼渣协同硫酸亚铁修复Cr(Ⅵ)污染土壤[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韵启1,王强1,杨波1,夏玲君2,李柏贞2,孔萍2,占明锦2(江西省赣州市气象局;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江西赣州站大气CO2和CH4浓度变化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庞凯莉,张凯山,马帅,王帆(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机械的使用特征及其尾气排放的时空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林陆健,汤帅,孙璇,冯安芯,梁伟,王学松(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铅离子和四环素在微塑料表面的吸附机理与协同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杨浩1,李一平1,蒲亚帅1,姚向阳2,张剑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张家港市水资源管理处).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杨1,2,许梦雅1,2,张超2,单保庆2,3,刘操4,翟付杰2,5(辽宁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白洋淀村落水域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周侃1,2,陈妤凡1,2,徐勇1,2,伍健雄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污染源排放特征与空间管控模式——以藏东南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陈妤凡1,2,周侃1,2,徐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全域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潘思涵1,宋易南1,汪军2,王健2,侯德义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耦合健康风险与生命周期评价的场地修复环境经济影响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梁育填1,2,张家熙1,周侃3,4,周克杨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环境污染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基于广东省121个县域的实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吴晓萍,张军,张弓,兰华春,刘会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UV/TiO2/H2O2体系对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晓良,路思佳,郑兴,杨鹤云(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活性碳纤维修饰PbO2电极的制备及其对阿莫西林的降解解毒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孔巧平1,李乐利2,麻微微1,施雪卿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氨基修饰氧化石墨烯-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陈清霞1,2,涂成龙3,陆晓辉1,2,李龙波4(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旱地黄壤Zn和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娇1,2,刘吉宝2,3,宋云鹏2,徐宇峰1,陈梅雪2,3,桂双林4,魏源送2,3,4(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高含固餐厨垃圾有机组成对其流变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刘畅1,马杰1,王龙2,陈雅丽1,翁莉萍1,李永涛1,3(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孔隙堵塞效应降低生物质炭-磁铁矿混合物对镉的吸附能力[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孙博雅,程永毅,肖广全,王彦琴,王明霞,周志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典型气田土壤铁还原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