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细霞1,王慧丽1,程旭1,张溟2,肖遥3(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降雨时空不确定性的山洪灾害三级预警模式[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凯丽比努尔·阿卜力孜1,2,贾绍凤1,刘文玲1,严婷婷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疏勒河流域治理规划实施水资源恢复效果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秦长海1,2,曲军霖1,孙华月1,李海红1,2,姜珊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居民生活需水函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田济扬1,2,刘荣华1,2,刘含影1,2,丁留谦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的中小流域降雨径流集合预报[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鲁晓娟1,2,雷少刚2,3,蔡臻2,4,华夏3,刘峰5,王维忠6,李娟7(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采煤塌陷地与采空区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准格尔旗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准格尔旗矿区事业发展中心;准格尔旗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2015年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宋铁燕1,陈莹1,2,3,雷享勇1,陈兴伟1,2,3,高路1,2,3,刘梅冰1,2,3,邓海军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美水库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非平稳性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刘玉玉1,冯雨晴1,姜欣2,3(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村供排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CiteSpace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文献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刘业森,刘媛媛,李敏,李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降雨时空不确定性对城市河道洪水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靖坤1,2,刘飞1,2,邹嘉文1,2,吕聪瑞1(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典型压采区地下水循环的氢氧同位素示踪[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赵登良1,2,陈振江3,刘建华3,孟凡荣4,徐征和1,桑国庆1,边振1(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市水文局;山东省水利厅).SCS-CN模型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径流估算中的优化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2期
-
姜仁贵1,2,王思敏1,解建仓1,赵勇2,朱记伟1,梁骥超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应对机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丁相毅1,石小林2,凌敏华2,王淑丽3,张燕燕2,栗冯凯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量-质-域-流”的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张金萍1,2,张浩锐1,方宏远1(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基于SWMM和SCS法的城市内涝模拟及雨水管网系统评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戎贵文1,2,李姗姗1,甘丹妮1,孙浩淼1,王莉莉1,胡良宇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不同LID组合对水质水量影响及成本效益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李红艳1,2,付景保1,2,褚钰1,2,翟鹏辉1(河南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基于人水和谐的南水北调中线运行效果评价 ——以河南典型受水区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马强1,李郑淼2,解家毕1,乔楠1,张启义1,张顺福1,刘昌军1,郑慧洋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黄土边坡失稳的降雨入渗预警阈值[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赵勇,何凡,何国华,路培艺,曲军霖,汪勇,王庆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拓展至滦河流域的若干思考[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左其亭(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水科学的核心与纽带 ——人水关系学[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唐家璇1,曾庆慧1,胡鹏1,侯佳明1,李哼特1,侯虹波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通州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中心).近60年长江流域河流纵向连通性演变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高传昌,高余鑫,李晓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不同进水流速对泵站进水池漩涡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杨会峰1,2,白华1,2,程彦培1,孟瑞芳1,2,曹文庚1,2,南天1,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氯离子示踪法深厚包气带地区地下水补给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杨振龙1,左其亭1,2,姜龙1,2,张志卓1,2,邱梦3(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水循环模拟与水环境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河流域九省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交互作用机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陈阿萍1,柳杨2,刘国庆2,洪昕3,范子武2,杨阳1,杨帆2(常州市防汛防旱调度指挥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常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风险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王浅宁1,邹德昊1,王清正2,彭勇1,吴剑1(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地表径流速度对城市内涝影响规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官明虹1,2,王根绪3,李尤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植被覆盖流域对不同设计暴雨雨型的响应[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许琳娟1,王森森1,2,李军华1,赵万杰1,3,李名扬1,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道整治工程对游荡型河道断面形态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王龙凤1,夏军2,3,于静洁2,4,乔云峰5,4,史超6,王强7,赵彦军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降水产流非线性驱动下坡地硝态氮产污过程试验[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刘家宏1,2,王佳1,2,邵薇薇1,苏鑫1,杜晓鹤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赵勇,秦长海,李海红,王丽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水工程受水区增量水权转换模式创新与设计[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
程德虎1,郝泽嘉1,何金平1,2(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引调水工程渠堤运行安全监控多指标评判准则[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