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润洲,范学燚,左强,张喆(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铝/镁合金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心).Al-Si-Mg-Cu 铸造铝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7期
-
(《铸造技术》杂志社).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2022河南省铸锻工业年会在郑州成功召开[J].铸造技术,2022,第7期
-
(《铸造技术》杂志社;山东旭光得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绿色生产-低碳环保型“铸元素”应用推介会暨旭光集团第三届“铸元素”应用技术培训班在山东潍坊顺利举办[J].铸造技术,2022,第7期
-
周璇1,高义民1,路向前1,赵四勇2(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相多尺度镀镍碳纤维和碳化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李烨飞,李书文,王怡然(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内铁基耐磨材料研究简述[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王怡然,高义民(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 元素对Ti3SiC2 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分解抑制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李海生1,周叶晨1,李烨飞1,郑巧玲1,何小林2,郑常勇2,陈雨时1,杨一帆1,张智浩1,包一兰1(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国铁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烧结温度对MAX/Cu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尹莉,帅三三,胡涛,陈超越,王江,任忠鸣(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定向凝固Al-4%Cu 合金微观组织和溶质浓度影响因素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于源1,2,3,乔竹辉1,2,3,徐铁伟4,张晓帆1,李彤阳1,王鲁杰1,刘维民1,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镓基液态金属用作润滑剂的研究现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孙冰,刘义辉,乔海滨,孙宏喆,杨学东(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水溶蜡芯在钛合金精铸件生产中的应用[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姚丽莹,高义民,黄一杰(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Mo-ZrO2 合金的抗玻璃熔液侵蚀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李书文1,张兰亭1,韩旭2,杨泽宇1,李军志3,郑巧玲1,李烨飞1(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Ti(C,N)-304 不锈钢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冯欢,樊建锋(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DDR法制备GZ132K镁合金纳米晶粉末[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汪友路1,钱冬冬2,解明国2,张学斌1(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盲孔法测量QT700 材料应变释放系数的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缪喆宇1,高义民1,王怡然1,范轶磊1,亓云飞2,高尚君2,姚宏强2(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搭接率与二次重熔对激光熔覆石墨/铜自润滑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铸造技术杂志).2022年《铸造技术》杂志征订[J].铸造技术,2022,第6期
-
夏琨1,徐向阳2,段士伟1,2(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马鞍山宏力精铸机械有限公司).基于ProCAST 的转子盘熔模铸造数值模拟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姜淑馨,李峰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刘昱东,魏晨,闫育洁,王军(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磁场对CrCoNi 中熵合金过冷凝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汤皓元,张玮,孙彦华,谢诚,李玉章,陈越,冯绍棠(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真空度对真空感应炉熔炼铜镁合金镁含量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贾国成,麻毅,常化强,孙宏喆,束军辉(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倾斜式离心铸造对钛合金铸件质量的优化[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张明智,郜庆伟,周长山,宋凯凯(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真空电子束表面熔化改性技术增强Fe49.3Co23Ni23C0.85Mn1Si2.85 中熵合金[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邓钥丹1,胡旺2,连利仙1,巩秀芳3,刘颖1,章语2,王誉程1(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驱动的镍基高温合金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开发[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郑琪宁1,陈彪1,2,万杰1,2,陈明菊1,柏广海3,张晏玮3(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常用核金属结构材料在辐照过程中的氢氦行为研究进展[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吕永飞,康胜峰,王雷(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NiAl-Cr(Mo)和NiAl-Cr(Mo)-4Fe 共晶合金组织的高温稳定性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刘守杰1,彭博1,接金川1,2,李廷举1,2(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铜合金层厚度对固液连铸Cu-Pb-Sn/钢背层状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吴自翔1,陈祥1,2,刘源1,2,张华伟1,2(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三相不锈钢铸造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
夏建强1,王宇2,樊宗义2,徐宏2(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浸镀Zn、Al-Zn 合金对钢/铝复合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J].铸造技术,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