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建兴1,2,樊靓3,4(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及其限度——以杭州城市大脑为分析对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张伟静1,周密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基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郝演苏,周佳璇,张建伟(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医疗保险、市民化与农业转移人口消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蒲晓红1,王雅1,赵海堂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基本养老保险、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风险感知——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李尧磊1,张国磊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压力型体制下的“环保军令状”: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戴岭1,潘安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欧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及其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刘志阳1,庄欣荷2(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共产党百年绿色治理的探索进程与逻辑演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杜亚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预算透明何以提升政府信任——基于跨国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李雪,郭俊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中国货币政策向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有效性——兼论结构性政策工具组合[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周双磊(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研究——基于N市S社会组织平台的考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张扬,唐文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文化与制度的两重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严静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组织化的力量:建党百年的经验与新型文明的生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李一花,李林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规则能促进财政平衡吗?——基于欧盟成员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陈忠阳,李珊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问题银行救助、处置机制的全球改革方向及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张小瑛1,赖海榕2,3(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党委).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以工促农”到“工农互促”的战略转变与动力机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
张神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党的百年奋斗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