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韦路,秦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客观知识沟:知识沟研究的新方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戴鑫1,马永超1,2,金子越1,刘莉3,张毅3,杨雪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国际社交媒体上的中国食物旅程叙事策略及效果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的大数据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黄河1,杨小涵1,王芳菲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由风险感知到集体行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社交媒体的摇摆使用与作用机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金庚星(上海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操奇计赢之枢纽”:上海“电话购货”的媒介地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朱至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媒介”的使用成本:影响近代中国广播基层分布的关键因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尹韵公(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内参批示之历史轨迹、语境呈现与思想主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邵鹏,王晟(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交媒体中PX项目的风险记忆演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2期
-
甘雨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远程媒介化抚育中的“脚手架”、身体及物质性——以留守儿童与打工父母的视频通话研究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王蕊,常芷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信息过载与认知局限性:新冠疫情中真伪科学信息辨别与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黄敏,周迪(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示例性与示例化:国际传播中区域形象与国家形象的关联——基于国际媒体报道文本分析的概念化和操作化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张梅1,崔锦一2,张广宇3,张巍4(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媒体同步性特征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新冠疫情风险认知的调节作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胡百精,高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代言路建设的观念选择与制度安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宋建武,张喆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媒介共享:人民性实现的新形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李萌1,吴予敏2(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唐代政治传播的法律规制——以《唐律疏议》为中心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2022年度《新闻与传播研究》优秀审稿专家名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