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元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结社相资:唐五代宋初乡村生存秩序的自我维系[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李伟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社会救赎到国家救赎:北京社会实进会与“社会服务”理念的在地化(1912—1920)[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成豪1,慕良泽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社会治理评估的反思与重塑 ——基于场域结构转型的视角[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天歌(中国艺术研究院).“致良知”与“心态秩序”:王阳明与费孝通思想之相通及其当下启示[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克响1,2,崔海龙1(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北大荒集团为例[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张晶.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科学体系理论建构(专题讨论·下)[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陈丹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孔子“闻之曰”言论承传模式的生成及演化 ——以上博简《从政》为中心[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刘涛,袁毅(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去中心化自组织管理的形态、特征及差异性比较[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彭焕萍,刘念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离乱象后的“饭圈”画像 ——从粉丝追星实践的心理作用机制出发[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女性:中国性科学萌芽的跨语际分析[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尹志兵1,2,侯秀华3(南京大学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中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变革与抗日动员[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付清海(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塑造 ——以上海铁路管理局为个案的研究[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朱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大学》非圣说”析论 ——关于“圣人之道”的不同诠释及其演变历程[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张庆利(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的文献甄别与意义阐释[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永(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美学命题功能的理论与方法建构[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龙登高1,秦依依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企源流及其理论启示[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王凤青(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行学院)).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统筹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理论探索[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吴建民(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美学命题之本体、结构与应用[J].河北学刊,2022,第3期
-
姜兴1,2,张贵1(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孔祥智,谢东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城乡融合发展面面观:来自县域的报告[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江曼琦1,2,田伟腾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大都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配置特征、趋势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京津沪为例[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安树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政策完善[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竞争抑或斗争:雷蒙·阿隆工业社会阶级理论探析[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姬丽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者不臣”:礼制精神制约下的汉代君臣关系[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于亚龙1,冯小红2(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夺取乡村治理主导权:中共对抗日根据地乡村普通会社的改造[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李祥俊(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儒家人伦观的思想特质与现代转化[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李昌舒,曹务龙(南京大学文学院).美学命题经典化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王瑞芳1,范刻心2(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防洪减灾到防洪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治理方略的形成[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
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有待突破的空间指向[J].河北学刊,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