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佳琪,魏广阔,史常青,赵廷宁,钱云楷(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基于MaxEnt模型的北方抗旱造林树种适宜区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王龙凤,肖伟伟,王树力(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天然次生林人工管理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何中声1,谷新光1,江蓝1,徐道炜1,刘金福1,李文周2,陈文伟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陈贝贝1,杨浩2,姜俊1(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氮磷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王楚1,王阳1,邹建军2,彭儒胜3,刘桂丰1,姜静1(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转BpCCR1基因白桦生长适应性分析及优良株系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宋超1,余琦殷2,王瑞霞3,崔国发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辐射效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唐抒圆1,高博1,于渤1,王晓迪2,尹赛男1,单延龙1,韩喜越1,曹丽丽1(北华大学森林草原防灭火科技创新中心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指挥中心).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主要气体释放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牛云明,贾国栋,刘子赫,王欣,刘自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山区栓皮栎对土壤水分吸收与利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廖琦1,刘明欢1,田思齐1,毛祥忠1,赵宁1,2(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外源CPPU调控薇甘菊开花及保护酶基因表达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孙佳成1,武妍妍1,朱景乐2,孙永玉3,冯健4,江泽平5,史胜青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不同种源栎属和锥属橡实品质差异及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张星1,王苗苗1,李国雷1,白正甲2,姚飞2(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落叶栎研究中心;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栓皮栎和锐齿槲栎幼苗光合特性对高温胁迫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董志君,高健洲,于晓南(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烯效唑对盆栽芍药生理特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赵海桃1,吴小杰1,钟明旭1,邱隽蒙1,石统帅1,符群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细叶小檗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抑菌活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张涵政1,李智2,刘问1,刘承阳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平行竹集成材复合型断裂性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张高谦1,2,王典1,2,曲云飞3,刘晋浩1,2(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装备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林 木采育机多密实度蜂窝辊的径向压缩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周德志1,关颖慧1,张冰彬1,陈容2,王秀茹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武汉中地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陕北地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孟库,姜立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落叶松树皮厚度预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阎弘,孙滢洁,刘滨辉(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竞争对红松树木的干旱适应性及生长衰退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炳怡1,刘冠宏2,舒立福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门头沟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火行为模拟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梦园,冉呈程,滕雨欣,郝培尧,董丽(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温榆河生态廊道春季鸟类物种构成与多尺度环境因子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梅诗意1,李瑜1,李士帅2,朱怡宁2,何金春3,孟鑫淼4,高颖1(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加拿大木业协会上海代表处;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寒冷地区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热湿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九庆,桂康,杨春梅(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国家林业草原人工智能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树苗移栽机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设计与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岳阳1,韦柳端1,徐程扬1,张海燕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临朐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不同叶片质地行道树枝叶功能性状对冠下硬化地表覆盖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陆雅佩1,2,罗久富1,2,王丽娜1,2,周金星1,2,杨筱3,韩金斌4,王福道5(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 9688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96781部队).海拔与坡向对伏牛山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悦1,李超2,郭叶莹子1,赵广杰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的视觉刺激及人体心理生理响应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商帅帅1,宋明华2,王春梅1,邱景琮1,王鑫晴1,王诗淇1,崔佳一1(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长期多形态氮添加对温带人工辽东栎林土壤N2O 排放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
陈超意1,李万兆1,2,梅长彤1(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应用环境对OSB 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