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杰青1,2,许淑梅1,2,任新成3,池鑫琪1,2,舒鹏程1,2,刘弦1,2,孔家豪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及控制因素[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胡勇1,李熙喆1,徐轩1,梅青燕2,陈颖莉2,王继平3,焦春艳1,郭长敏1,贾玉泽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可动用储量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杨希冰,周杰,杨金海,何小胡,吴昊,甘军,游君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中生界潜山天然气来源及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魏国齐,张荣虎,智凤琴,王珂,余朝丰,董才源(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库车坳陷东部中生界构造-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朱明,袁波,梁则亮,杨迪生,唐雪颖(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属性与演化[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白莹,李建忠,刘伟,徐兆辉,徐旺林,李欣,Abitkazy Taskyn(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下寒武统白云岩特征及多重白云石化模式[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魏柳斌1,2,3,4,包洪平3,4,严婷3,4,郭玮3,4,周黎霞3,4,井向辉3,4(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杨永,罗艳龙,孙明,王俊强(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油气管道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研究进展[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朱华银1,2,王粟3,张敏1,2,武志德1,2,石磊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盐穴储气库全周期注采模拟——以JT储气库X1和X2盐腔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张世铭1,2,王建功1,2,张永庶3,张小军1,2,张婷静1,2,崔俊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下干柴沟组湖相白云岩晶间孔型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邹玮1,余一欣2,3,刘金水1,蒋一鸣1,唐贤君1,陈石2,3,余浪2,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发育主控因素及宁波背斜形成过程[J].石油学报,2021,第2期
-
游利军,康毅力,周洋,陈强,程秋洋,徐洁明,陈杨(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储层氧敏性概念、机理与意义[J].石油学报,2021,第2期
-
黄文君1,张星坤1,高德利1,石小磊1,苏鹏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复合模式下套管磨损形状与深度计算模型[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张兴文1,2,庞雄奇1,2,李才俊1,2,于吉旺1,2,汪文洋1,2,肖惠译2,李昌荣1,2,余季陶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深层—超深层高孔高渗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以墨西哥湾盆地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张磊1,王永科1,倪军1,乔向阳1,辛翠平1,张涛2,康宇龙1,石军太2,吴克柳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气藏平均地层压力跟踪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汪跃龙1,李凌云2,贺艳3,毛艳慧1,高怡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近钻头钻具姿态测量的多传感器最小二乘原理加权融合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雷浩1,2,郑有恒3,何建华1,胡振国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页岩油藏流体渗流特征物理模拟新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鹿腾1,2,班晓春1,2,李兆敏1,2,高永荣3,郭二鹏3,杨建平4,马宏斌4,王宏远4,魏耀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烟道气辅助SAGD蒸汽腔扩展机理[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钟汉毅1,2,高鑫1,2,邱正松1,2,林永学3,金军斌3,汤志川1,2,赵欣1,2,李佳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环保型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高温降滤失作用机理[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魏兵1,尚晋2,蒲万芬1,赵金洲1,Kadet Valeriy3(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古勃金国立石油与天然气大学).碳酸水-原油体系中CO2分子的扩散行为[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陈义国1,贺永红1,王超1,葛新民2,3,马芳侠1,孟旺才1,葛云锦1,李晓路1,樊笑微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8段非常规油藏成因与成藏模式——以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卢志远1,2,何治亮2,3,马世忠4,何宇5,牛东亮5,聂海宽2,6,朱杰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油田技术服务分公司).高能辫状河沉积特征及砂体分布——以苏东X密井网区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张友1,2,李强3,郑兴平1,2,厉玉乐4,沈安江1,2,朱茂1,2,熊冉1,2,朱可丹1,2,王显东3,齐井顺4,张君龙3,邵冠铭1,2,佘敏1,2,宋叙1,2,孙海航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肖塘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类型、演化过程及有利储集相带[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王千1,杨胜来1,拜杰2,赵卫3,李佳峻1,陈浩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CO2驱油过程中孔喉结构对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影响[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
狄勤丰1,2,王楠1,2,陈锋1,3,陈涛4,王文昌1,2,陈薇1,2(上海大学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磨损套管螺纹接头密封面力学特性[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
洪迪峰,唐雪平,高文凯,吕海川(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圆弧型井眼轨道设计模型的综合求解法[J].石油学报,2021,第2期
-
刘震1,2,朱茂林1,2,刘惠民3,李晓珂4,梁裳恣5,巩建强6,张鹏飞6(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花岗岩风化壳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东营凹陷北带西段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2期
-
王小聪1,2,3,4,雷群2,3,肖沛文3,4,王平美3,4,杨占德5,韩雪3,4,罗健辉3,4,叶银珠3,4(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现场水配制纳米驱油剂及其驱油机理[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孙龙德1,2,江同文3,王凤兰1,2,伍晓林1,2,罗凯4,江航5,韩培慧1,2(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关于油田寿命的思考[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罗涛1,郭小文1,舒志国2,包汉勇2,何生1,覃泽健1,肖智慧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和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四川盆地焦石坝南部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脉体流体来源及形成时间[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