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贾卓,赵锦瑶,娜赫雅,陈麒,陈兴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西宁城市群工业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溢出[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马亚兄,张志斌,郑岚,董建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分析甘肃省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赵宝转1,邸利1,吴贤忠2,黄海霞3,刘俊俊4,张耀文5,达春瑶1,赵琪琪1,赵子龙1,高宁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泾川县自然资源局;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陇东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貌部位林地与草地土壤水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田智慧1,吴文秀2,魏海涛1(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AOD数据和随机森林模型估算河南省ρ(PM2.5)[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岳东霞1,李晨1,周妍妍1,郭晓娟1,晁增祖1,郭建军2,孟扬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碧桂园国际学校).疏勒河流域夏季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旭阳,常跟应(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8-2018年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时空演变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豫川,姚永国,马超,赵野,吕国顺(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山区贴坡填方地基的变形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史刘奇1,2,赵永刚1,2,叶超3,高伟3,孙利永3,李伟4,张瑞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陇东天然气项目部;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一种有效预测岩性气藏砂体分布的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金车,王金艳,苏士翔,孙彩霞,谢祥珊(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3种机器学习方法预报风电功率的对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高翔,黄星星,刘宽梅,米小婷,温蕊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郑岚,张志斌,马亚兄,董建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丁家宝,张福平,张元,宁亚洲,曾攀儒(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产水量时空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蒋强1,魏林波1,2,李艳1,胡小玲1,刘子奇1,黄万龙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高精度观测资料的2009-2019年祁连山地区降水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瑞红,张志斌,公维民,高峰,马晓梅(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POI数据的兰州市住宅与零售业空间布局及关联性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波,潘琨(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1980-2018年银川市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唐源蔚,何毅,张亚丽(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天山阿拉套和博罗科努山脉冰川变化动态遥感监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鲁松松,黄宇哲,张梦洋(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红尾沙蜥超氧化物歧化酶适应高原的分子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海博1,2,刘雷2,杨龙星2,3,辛存林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NbMoTaWVx难熔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梅梅1,刘孟琴2,杨永春1,禹怀亮3,石雯茜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00-2015年中国西部中心城市郊区城乡融合比较:兰州与成都[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潍诚,王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底部剪切应力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西部冰川研究中的取值[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农兰萍,王金亮,玉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不同植被特征参数的TRMM 3B43降尺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崔凯1,2,邵会安1,于祥鹏1,黄井镜2(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石灰为掺料的土遗址裂隙注浆浆液凝结过程与机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会鸽1,李风云1,张海霞1,蒲巧生1,魏花萍2,马芳丽3,靳修4,张浩力1(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空气中SARS-CoV-2病毒富集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