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郑曦1,康必均2,齐实1,伍冰晨1,王鑫皓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四川省华蓥市天池国有林场;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考虑植被因素的林地浅表层滑坡易发性评价* ——以川东华蓥市山地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张孝奎,冯立超,崔晓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7.20”暴雨情景下城市韧性内涝防治体系构建研究* ——以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徐翔宇1,刘昀竺1,汪党献1,金菊良2,郦建强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合肥工业大学).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灾害学,2022,第2期
-
贾宁,刘强,石先武,刘珊,路明(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情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J].灾害学,2022,第2期
-
戴小军1,2,吴晨威1,2,蒋仕林1,2,刘建军3,贾小波4(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防灾应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下水与荷载联合作用的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以重庆奉节电厂边坡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罗小梅1,林宇菁2,余高锋3(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警察学院图书馆;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图书馆应急能力评级方法[J].灾害学,2022,第2期
-
黄崇福1,2,张馨文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地理空间信息扩散技术实证研究* ——以四川省三台县洪水灾害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黄进,张方敏,胡正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多指标综合降水指数的安徽省暴雨灾害的时空演变[J].灾害学,2022,第2期
-
金玲1,张欣馨1,陈佩燕2,3,顾松强1,陈丽君1,施红1,张丽亚1(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台风影响下的学校风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以浦东新区部分沿海学校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陈露1,殷启洋2,3,封超2,3(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成因分析与风险化解*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J].灾害学,2022,第2期
-
赵怀群,陈文凯,张灿,康燈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历史大震烈度推算新方法研究[J].灾害学,2022,第2期
-
刘红武1,2,胡燕1,2,张海1,2,唐明晖1,2,蔡瑾婕1,2,陈红专3(湖南省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怀化市气象局).2020年“6.9”湖南致灾暴雨预报偏差及成因分析[J].灾害学,2022,第2期
-
钟光淳1,翟国方1,陈伟2,葛懿夫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避难场所布局优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J].灾害学,2022,第2期
-
冯玉涛1,2,刘明维3,周小平1,王俊杰3,徐浩娟2,杨海清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软岩区厚层堆积体公路高切坡变形机制及其支护技术[J].灾害学,2022,第2期
-
江辉仙1,2,郝志兵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洪涝演进中多目标应急避险路径算法优化及其应用[J].灾害学,2022,第2期
-
邹逸江1,2,孔家辉1,2,斯港杰1,2(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评价和专题统计地图表达[J].灾害学,2022,第2期
-
朱丽1,2,马俊榕1,马秀峰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面向暴雨洪涝灾害的海滨区域敏感性要素分析[J].灾害学,2022,第2期
-
陈虹举1,2,3,杨建平1,丁永建1,2,4,贺青山1,3,冀钦1,王彦霞1,3,唐凡1,3,葛秋伶1,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NEX-GDDP数据集的青藏高原牧区雪灾风险预估[J].灾害学,2022,第2期
-
刘燕仪1,2,王瑛1,2,祝瑛琦1,2,周笑影1,2,罗进勇3,张发芝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汶川县博物馆).灾害遗址型旅游地的客源结构研究* ——汶川博物馆与九寨沟景区的对比分析[J].灾害学,2022,第2期
-
崔宁波,殷琪荔(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响应[J].灾害学,2022,第1期
-
葛懿夫1,翟国方1,何仲禹1,高婧怡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北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韧性视角下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J].灾害学,2022,第1期
-
陈长坤,谢明峰,赵冬月(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基于风险矩阵的灾害演化网络定量分析方法[J].灾害学,2022,第1期
-
那仁满都拉1,宫凌旭1,张虎贵2,春风1,郭恩亮1(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市供排水管网服务中心).城市内涝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例[J].灾害学,2022,第1期
-
徐丽霞1,向峰1,邱飞1,彭启洋2,万普娟3,马强4,徐博雯4(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2016—2020年云南省主要城市酸雨污染特征及趋势分析[J].灾害学,2022,第1期
-
段晨玉1,张以晨2,张继权2,3,吴晨阳4,何家盛4(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应急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设计[J].灾害学,2022,第1期
-
蔡永祥,罗少辉,唐文婷,刘晓燕,王军,王治邦(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1995—2020年青海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灾害特征分析[J].灾害学,2022,第1期
-
孙静琪1,2,陈笑娟3,李倩1,2,高吉喆1,2,张化1,4,5,6,许映军1,4,5,6(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遥感技术的1988—2018年渤海海冰冰情时空变化特征[J].灾害学,2022,第1期
-
郑宗利1,关惠军1,苟想伟1,石恒岳1,于咏妍2(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岩溶隧道突涌水预警体系的建立[J].灾害学,2022,第1期
-
金菊良1,2,马强1,2,崔毅1,2,白夏1,2,蒋尚明3,周玉良1,2,周戎星1,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基于三元链式传递结构的区域旱灾实际风险综合防范机制分析[J].灾害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