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孟凡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乡村振兴:民族视觉形象重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熊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德昂族文字丢失神话与中华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吕岩1,张会庆2,3(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西藏吉祥图像结构图景与意义深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先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陈媛(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院校大学精神的阐释与建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邓环1,周程2(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系).传统工艺系统的主体间性内涵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高丙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广东省教育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基地;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发现“民间”的自我呈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吴成林(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民族院校办学的扎根理念及精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曲安弈,潜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清代广东铁业变迁的技术—文化互动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他者[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库拉圈、相互性与互惠秩序的发生——基于有回路的社会、法律与文化的本体意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佐佐木重洋1,余玮2(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神奈川大学大学院).“物质性”:人类学研究视野的拓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中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类学民族志中研究者的身份自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舒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社会与自然:人类学讨论的四种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吴为山,邵晓峰,樊苗苗.艺术-人类学·三江侗族服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孙鲁毅1,何佳晨2(广西民族大学;梧州职业学院商学院).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多重逻辑调适研究——基于靖西市壮族织绣文化的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世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族际艺术互动规律及意义论析——以彝汉交融区月琴装饰工艺变革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胡绍宗(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农民画文化实践的历史出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杨宁(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开放大学).“国家在场”的乡村社会文教治理程式解读及建构——以京族哈节仪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静(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性别[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银妹(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少数民族女性创业动机演变分析——以广西金秀六段瑶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申玲玲(湘潭大学碧泉书院社会学系).中国乡村人类学百年——村落及村落之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尹韬(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人类学与中国研究: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郑宇,高源(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人类学视野下共享经济运作的信任机制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朱靖江1,高冬娟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当代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建构与学术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文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村民日志”的实验民族志意蕴再审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蒲传新(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感认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晨(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泰山府君信仰“东渡”日本考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