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毛涛1,赵霞1,秦嘉海2(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6种有机物料对盐化潮土质量和番茄效益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4期
  • 张敬禹1,何晓蕾1,孙佳玉1,龙怀玉2,王鹏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负压灌溉对茄子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4期
  • 赵霞1,赵蕊1,秦嘉海2(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不同比例羊粪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甜菜含糖率和效益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4期
  • 马冠华1,王双银1,王正中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光热地资源的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 ——以韩城市花椒种植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4期
  • 祁伟亮1,2,3,4,孙万仓1,2,3,5,马骊1,2,3,5(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活性氧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激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张棋1,许德合2,丁严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基于SPEI和时空立方体的中国近40年干旱时空模式挖掘[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王世斌1,高佩玲1,2,赵亚东1,相龙康1,孟庆梅2,刘月2(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炭、有机肥连续施用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戴伊莎1,贾会娟1,熊瑛1,2,刘帮艳1,成欣1,王龙昌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西南旱地玉米田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郭志刚1,2,李文芳1,马宗桓1,曹雪璟1,毛娟1,左存武1,陈佰鸿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钾素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丁运韬1,2,3,程煜1,2,3,张体彬1,3,4,姬祥祥1,2,3,乔若楠1,2,3,冯浩1,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利用HYDRUS-2D模拟膜下滴灌玉米农田深层土壤水分动态与根系吸水[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刘强1,2,3,穆兴民2,4,王新民1,张文1,高鹏2,4,赵广举2,4,孙文义2,4(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旱地轮作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何万荣1,韩路2,席琳乔1,王海珍2(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南疆枣园三种不同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杜学军1,闫彬伟1,许紫峻1,任雪芹1,钱铭杰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脱硫石膏对苏打盐碱土水盐入渗过程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乔鑫鑫,李乾云,王艳芳,尹飞,焦念元,付国占,刘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豆-麦复种模式对豫西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越昆,武荣盛,桑婧,姜少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春玉米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及评价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姚瑶1,李广1,2,王钧1,杨传杰2,张世康3,刘帅楠2(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农田二氧化碳排放模拟及敏感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马欣1,2,罗珠珠1,3,张耀全1,牛伊宁3,李玲玲3,蔡立群1,3,蔡雪梅1,刘家鹤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雨养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闫英杰1,2,3,周宏飞1,2,朱薇1,2,3,姚林林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亚雨养农业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李洪亮1,孙玉友1,侯国强2,程杜娟1,刘春光1,徐德海1,王丽1,时新瑞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寒地粳稻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高彦婷1,黄珍1,张芮1,王菲2,董博3,杨昌钰1,李红霞1(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单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温室葡萄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黄倩1,赵永国2,徐劲松3,曾柳4,吕艳4,程勇4,张学昆3,陆光远2(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缑兆辉,秦启杰,吕剑,车旭升,罗建,张辉,张国斌(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水肥组合对高原夏季露地紫甘蓝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钟源,赵小强(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187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及SSR标记关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武天伦1,郭辉1,于欣东1,彭波2,刘洪生2,叶小雯2(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果园套种模式下花生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崔同霞,李怀德,姚友旭,郑生岳,范重秀,惠和平,潘悦静(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时间对党参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云文丽1,贾成朕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河套地区食用向日葵干旱等级指标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王琼1,2,姚树然3,2,朱锐1,刘玲4,熊险平1,白月明4(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金丝小枣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影响权重检验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 何腾飞1,李慧1,王永水2,史嵩1,周纪磊1,张荣芳1,荐世春1(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济南技师学院).基于五连杆移栽机构的自定深仿形装置设计与试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