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元1,孙玉东2,李建明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江苏省淮阴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有机肥浸提液对不同品种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雪健1,王美丽1,赵敏1,史颖涵1,高强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葡萄园干旱监测模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常宏达1,2,吕德生1,2,王振华1,2,朱艳1,2,李海强1,2,李诗莹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滴灌量和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陈文娟1,胡晓棠2,李清林3,韩寒3,张锦华3(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翻耕深度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冠层小气候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魏娟,王强,杨国锋,王关,贾智旗,任玉斌(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DEM-CFD耦合的气吸式酸枣捡拾装置的优化设计[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孟浩1,2,李倩倩1,2,刘朋召1,2,张鹏飞1,2,陈小莉1,2,任小龙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4期
-
李万精1,杨广1,雷杰1,王春霞1,何新林1,李毅2,龚萍1,乔长录1,蒲胜海3(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寒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兵团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不同矿化度(微)咸水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特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张一清,王文娥,胡明宇,凌刚,胡笑涛,彭雄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容重及含水率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汪堃,南丽丽,李景峰,梁鹏飞,陈洁,魏少萍,刘鑫(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胁迫对不同根型苜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帅艳民1,2,3,4,武梦瑾1,吴昊1,王培娟5,彭秀媛6,谷玲霄1,田艳君1,邵聪颖1,曲歌1,石莹1,穆岑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东北春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李小英1,陈丽美1,李俊龙1,史亮涛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两种有机肥对云南元谋紫甘蓝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方静1,2,史功赋1,2,魏淑丽1,3,2,程玉臣3,2,张向前3,2,王建国3,2,安玉1,2,赵小庆1,3,2,路战远1,3,2(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退化农田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干旱胁迫对春小麦旗叶生理特征及其根系抗旱基因表达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余欣1,童飞2,詹妮2,叶婷1,王琴3,叶辉3,武立权2,李娟3(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干旱-高温交叉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马嘉莹1,2,王兴鹏1,2,王洪博1,2,王海瑞1,2,王学成1,2,李朝阳1,2(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塔里木大学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李玉环1,2,何新林1,2,杨丽莉1,2,王禹植1,2,徐阳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不同残膜量对土壤水盐运移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冯晓玲1,王俊1,2,高媛1,温萌萌1,豆莹1,方震文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绿肥和施氮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孙小妹1,俞兆鹏2,吕文军3,陈年来1,吉生成2,肖朝卿3,李积红4,王健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番茄秸秆原位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番茄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陶吉杨1,谭军利1,2,3,郑飞龙1,王西娜4,张维江1,2,3(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谭军利1,2,3,马永鑫1,王西娜4,李淼1,李存云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农学院).微咸水灌溉下滴头流量及灌水量对压砂土壤入渗及水盐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李旭峰,马娟娟,郑利剑,孙西欢,郭向红(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育期水分亏缺和施氮对设施番茄叶片酶活性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缐旭林,张德,张仲兴,王双成,高彦龙,王延秀(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垂丝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张乃文1,2,韩晓增1,朴勇杰3,蒋锐3,严君1,陈旭1,陆欣春1,邹文秀1,闫雷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大荒集团八五二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翻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王成宝,温美娟,杨思存,霍琳,姜万礼(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耕作方式对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吕梦凡,马向成,蔡铁,贾志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生物炭施用对冬麦田土壤水热环境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丁东霞,李静,颉建明,李能慧,韩康宁,张婧,牛天航,杨滟(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浓度外源玉米黄质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的缓解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李波,刘畅,冯成龙,李姗姗,金姗姗,赵金诺,刘家佑,张君辉,姜思琦,石婉莹(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60Co-γ辐射紫花苜蓿分化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王子寅1,2,3,刘秉儒1,2,3,牟红霞4,李子豪1,2,3(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民委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宁夏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宋天媛,陈滇豫,胡笑涛,王文娥,汝晨,何雪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中地区葡萄水分盈亏变化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
杨天1,赵武云1,辛尚龙1,陈伯鸿2,曲浩1(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丘陵山地农机具快速换接装置设计与试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