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灿,胡笑涛,陈滇豫,甄晶博,王文娥,彭雪莲,汝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估算西北半湿润区葡萄基础作物系数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李景峰1,郭全恩2,梁鹏飞1,何海鹏1,南丽丽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不同草本植物对铜镍复合胁迫的生理耐受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王岩1,王敬宜1,2,冯锐2,3,李嘉宁4,武晋雯2,3,许常华5,林毅4,纪瑞鹏2,3,于文颖2,3,汪利诚1,2(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锦州市气象局).基于FY-3D/MERSI数据的东北地区干旱监测方法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李素雲1,2,陈国茜1,2,祝存兄1,2,乔斌1,2,史飞飞1,2,曹晓云1,2,周秉荣1,2(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Suomi NPP/VIIRS数据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夏季土壤水分监测模型的应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李婷1,李冰冰2,李志2(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区深剖面苹果树根系与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相互作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杨诗雨1,曹红霞1,孙涛1,南学平2,赵凯2,李志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布和生草二元覆盖对关中猕猴桃园土壤水分、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张凯1,2,3,王润元1,王鹤龄1,赵鸿1,赵福年1,齐月1,陈斐1,杨阳1,雷俊4(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CO2浓度增加对半干旱区马铃薯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樊廷录1,吕迎春1,杨天育1,王淑英2,王睛2,李尚中2,赵刚2,李兴茂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粮食生产分析及产能提升战略构思[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稿约[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4期
  • 何进宇1,2,3,石伟业4,刘飞杨1,马巧梅1,杨艳1,杨佳鹤1,崔烜玮1,陈彦云5(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粉垄耕作深度对旱区土壤关键物理性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刘振,宁堂原(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黄淮海平原灌区节水高效耕作制度构建[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任媛媛1,赵兰兰1,张岁岐2(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机制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杨文稼1,2,肖庆红3,王仕稳2,4,韦伟3,殷俐娜2,4,邓西平2,4(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长江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旱作麦田深层土壤水利用与小麦产量及产量稳定性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李龙,毛新国,王景一,李超男,柳玉平,景蕊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吴普侠1,蒋晋豫1,方燕2,上官周平2(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山仑(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旱地农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李懿璞1,2,苏治军1,2,高聚林1,2,于晓芳1,2,王富贵2,3,刘剑2,3,孙继颖1,2,王志刚1,2,胡树平2,3,包海柱1,2(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16份玉米自交系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刘丽华1,秦猛2,翟玲霞2,崔士泽1,李瑞松1,郑峻麒1,王檄铭1,李红宇1,姚钦1,林晓影3,郑桂萍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黄占斌,冯俊义,马浩冉,吴美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腐植酸在旱地农业土壤改良和水肥增效中的作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李超1,2,王俊1,2,3,温萌萌1,2,张少宏1,2,邢文超1,2,付鑫4(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绿肥填闲种植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马宗桓,李玉梅,李彦彪,李文芳,陈佰鸿,毛娟(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产区不同产地的品质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李凤民1,2,张峰2,杜彦磊2,周立垚1,杨祁峰3(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旱地农业发展与研究前沿[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杨传铭,胡聪聪,孙显龙,孙士鑫,李红宇,范名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结实期不同时段低温对寒地粳稻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夏利恒1,2,3,申江龙1,3,孙语彤1,3,刘京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县域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于洋1,任思敏1,魏雅鑫1,魏梦迪1,胡定贤1,陈廷敏2(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宁夏链杞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基于EDEM的变间距式鲜枸杞分级机设计[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王娟玲(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有机旱作农业——中国旱区特色农业发展之路[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刘凡1,刘斌祥1,郭宗翔1,崔世磊1,刘举2,杨云飞2,李小龙2,孔凡磊1,袁继超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滴灌减氮对四川盆地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和物质积累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杜梦寅1,袁建钰1,李广1,闫丽娟2,郭疆1,姚武扬眉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 王瑞1,史晓敏1,张艳霞2,吴轩1,王宁1,陈泽平1,王振平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NaCl胁迫下不同葡萄砧木耐盐性与其离子吸收、光合特性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