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博文1,史达2(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基于中国邮轮游客的行为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征稿启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江娟丽1,2,江茂森3(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组织统战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耦合逻辑 ——以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玉雄1,李静2(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乡村文化传统的实践与乡村文化振兴 ——以清潭街“舞草把龙”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相对贫困治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郎富平1,2,于丹2(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养老型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汪厚庭(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山区乡村产业振兴与有效治理模式和路径优化 ——基于皖南山区乡村实践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苏海(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制度嵌入生活:农村贫困女性减贫的本土实践及反思 ——源于“扶贫车间”的案例考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宋才发,秦莉佳(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法治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红卓,朱冬亮(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治理组织的“过密化”困境及整合 ——华南G村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季春芳(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本色、红色、特色、原色 ——乌兰牧骑精神基本特征的四维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潘坤(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伦理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柳建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防控能力建设、资源优化配置与国际协作: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治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任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麓川战役”与云南卫所军功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刘羿良1,2,冷娟3(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价值观建设:边疆多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整合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孔维京(吉林大学文学院).赵翼《廿二史劄记》金代“汉人”“南人”说厘正[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志远,张玮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从“宏大叙事”到“视域融合”: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诠释学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以黔剧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卢小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经济极化背景下民族间发展差距问题变化及应对[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长远(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民族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果的影响路径分析 ——基于宁夏五市的问卷调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周爱萍(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第七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会议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征稿启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慧(上海政法学院学生工作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阈下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逻辑理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