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余娜1,王建军2,孙玺皓1(青海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的回溯性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媛,刘峡,万永魁(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背景应力场的数值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常昊1,常祖峰2,李鉴林2,高倩德1,康治勇1(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云南省地震局).澜沧江维西县叶枝滑坡成因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淑亮,李冬梅,吴昊昱(山西省地震局).2010年河津ML 4.8地震前亚失稳现象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武安绪,武敏捷,林向东(北京市地震局).基于背景噪声的中等地震前后地下介质相对速度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卢显,马未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冬梅,郑建常,张正帅,赵金花,崔华伟(山东省地震局).基于双差法研究长岛震群震源区介质波速比[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利波,曾宁,蔡舒梅(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石屏水平摆异常原因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少华(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410km间断面的地震学速度结构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万永革1,2,余海琳1,王福昌1,许英才3,黄少华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2022年门源MS 6.9地震序列的断层形状及滑动特性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瞿睿1,2,季颖锋1,2,朱伟龄1,2,朱叶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震活动及地幔流场[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田唯熙1,张永仙1,张盛峰1,张小涛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的地震预测效能影响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屠泓为,李启雷,黄浩,马茹莹,赵玉红,张朋涛,胡维云(青海省地震局).青海及邻区2019年3次MS≥5.0地震跟踪分析及思考[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朱治国1,2,3,祝意青4,王东振5,艾力夏提·玉山1,2,3(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2020年伽师MS 6.4地震前重力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赵小艳,李秋凤,刘海燕(云南省地震局).川滇地区地震条带异常短临信息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冯志生1,冯丽丽2,戴勇3,朱培育4,管贻亮5,倪晓寅6,姚丽7,孙君嵩1,章鑫8,姜楚峰9,李霞2,李军辉10,戴苗9,何畅11,黄颂9,廖晓峰11,贺曼秋12,杨杰1,谭洁玉1(江苏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广东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基于近期活动构造的变化磁场地震异常的中强震预测规则[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宋金1,李金2,蒋海昆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汶川MS 8.0地震前小震潮汐应力触发特征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孙君嵩1,冯志生1,尹欣欣2(江苏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2021年5月21日漾濞MS 6.4地震前发震断层和震源区及附近构造活动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祁玉萍,龙锋,肖本夫(四川省地震局).木里震群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金1,2,3,蒋海昆4,王琼2(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天山构造带地壳介质衰减结构及变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军辉1,2,刘莉1,裴红云1,陈俊1(安徽省地震局;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2013年岷县—漳县MS 6.6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芮雪莲,杨耀,何畅,宫悦,杨鹏(四川省地震局).四川乡城然乌温泉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谭争光1,邓志辉1,刘吉平1,王雄建2,刘锦1(广东省地震局;阳江市地震局).阳江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及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何杨1,田镇2,苏利娜1(陕西省地震局;长安大学).基于InSAR技术的伽师MS 6.4地震同震形变与滑动反演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美1,王海涛1,刘杰1,申旭辉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地震预报实践期间记录青海2次大地震前电离层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胡澜缤1,李继业2,张彦吉1,王海涛1,贾秀玲1(哈尔滨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局).滑雪场载荷对通河体应变影响的定量计算[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朱叶1,2,朱伟龄1,2,季颖锋1,2,瞿睿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日本丛震地震矩—复发间隔分布及余震回归[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毛斯言,彭秀松,胡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弹簧滑块模型看骤热效应对地震周期的影响[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翟鹏1,2,黄金水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横向非均匀黏性对走滑断层地震循环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汪小厉1,2,周冬瑞1,2,刘泽民1,2,李玲利1,2(安徽省地震局;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匹配定位方法在2014年霍山ML 4.3地震序列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