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薇(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学院).话语修辞与英国国家形象构建——以英国外长第 70 届联大演讲为例[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谭莲香1,2,辛红娟3(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文本批评到译者行为批评——外来译者沙博理研究述评[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项成东(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诗歌语言话语分析的认知整合框架:以谢默斯·希尼的《传神言者》为例[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何冰艳1,李群2(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从教学实践看 Moodle 平台的发展趋势——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为例[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莫启扬,文旭(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材对语言能力的培养: 问题与借鉴[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李丰(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安倍晋三联大演讲与日本“争常”——充满“擦抹”的国家形象[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黄缅(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聂宝玉(河南农业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叙事中探索图像文化:詹妮弗·伊根小说《塔楼》研究[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曾爽(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创性学习理论视野下的网络外语学习[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袁兰1,陈桦2(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基于语音库的英语专业学生自发对话中重复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任冰(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教授之屋》中的地理景观[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钟秀妍(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故事? 听故事! 》的叙事移情策略分析[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鲜于静(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诗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思想传承——论爱默生诗学对金斯堡诗歌创作的影响[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张谡(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及其评价[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龚刚(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反响[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杨晓莲1,黄燕娇2(四川外国语学大学中文系;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权力规训下的生存图景——《诚惶诚恐》的福柯式解读[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黄国文.“国家话语研究”栏目主持人语[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王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体性缺失: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中的都市人群像[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全国认知诗学研究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第三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外国语文》编辑部).《外国语文》征订启事[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外国语文》编辑部).投稿须知[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徐飞,李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国内教师思维研究述评及对外语教师思维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7,第3期
-
金寿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黄国文,陈旸(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狄金森的《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为例[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王明树(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概念隐喻视角下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背后的认知机制[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冯亚琳(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文学与文化记忆的交会[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陆志国(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王敬媛,陈万会(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实体隐喻和空间概念联合表意的认知路径分析[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唐国宇,顾金成(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基于“事件域突显模型”的菜肴命名模式研究[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
张小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系).推类思维视角下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文,2017,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