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1,2,时溢1,2,杨帆3,刘淼1,2,吴振1,2(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志留世-晚泥盆世构造演化:来自公主岭地区岩浆岩的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杨帆1,2,姜艳艳3,陈井胜4,韩兴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赤峰撰山子矿区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制约[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杨晓平1,2,马江水3,庞雪娇1,2,杨雅军1,2,江斌1,2,付俊彧1,2(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沟-弧-盆体系重建[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董玉1,王锶淼1,于倩2,陈井胜3,杨浩1,葛文春1,毕君辉4,井佳浩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张超1,2,权京玉3,张丽1,2,4,葛锦涛1,2,张立东1,2(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泥盆纪伸展作用:来自辽北昌图碰撞后岩浆岩的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景妍,葛文春,杨浩,董玉,张彦龙,纪政(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兴安岭北段漠河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对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碰撞后伸展过程的响应[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张丽1,2,3,刘永江4,5,张超2,刘晓燕1,3,李伟民6,葛锦涛2,梁琛岳6,赵英利6(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辽北地区早-中二叠世变质火山-碎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构造演化的启示[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马永非1,2,刘永江3,4,秦涛2,冯志强5,杨晓平2(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嫩江洋闭合机制:来自内蒙古东南部扎赉特旗地区音德尔杂岩构造变形样式与时代的启示[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陈井胜1,2,刘正宏3,刘永江4,冯志强5,张立东1,2,汪岩1,2(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前言[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时溢1,2,石绍山1,2,陈旭3,桓凤明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古洋盆的消亡过程:来自辽北地区中-基性岩浆岩的启示[J].岩石学报,2022,第8期
-
崔燚1,温汉捷2,3,于文修4,罗重光5,杜胜江6,凌坤跃5,徐飞2,杨季华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滇中下二叠统倒石头组富锂黏土岩系锂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白洪阳1,2,王核1,2,闫庆贺1,2,王赛蒙3,王振宏1,2,张晓宇1,2,高昊1,2,秦艳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新疆西昆仑雪凤岭锂矿床铌钽铁矿、锡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饶灿1,王汝成2,车旭东2,李晓峰3,王琪1,张志琦1,吴润秋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关键金属铍的成矿机制与找矿前景[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王核1,2,高昊1,2,王赛蒙3,闫庆贺1,2,王振宏1,2,黄亮1,2,秦艳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新疆西昆仑木吉地区锂铍稀有金属伟晶岩锆石及铌钽铁矿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赵俊兴1,何畅通1,2,施睿哲1,2,秦克章1,2,余可龙1,2,邱骏挺3,李真真4,周起凤5(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西藏雅拉香波穹窿淡色花岗岩-伟晶岩矿物学特征:对稀有金属成矿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余勇1,李祖福1,白令安1,徐恒2,张岐能3,梁吉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八队;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滇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李光来1,龙伟康1,罗武平1,杨永乐1,刘晓东1,邬斌1,韦星林2,李成祥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相山下家岭稀土矿风化球体中褐帘石的精细矿物学研究及其成矿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袁玲玲,王祎帆,刘建平,邵拥军,刘忠法,李斌,郑旭,丁涛,张天栋(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香花岭晚侏罗世高分异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稀有金属成矿效应[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王威1,2,杜晓飞1,2,刘伟3,李永3,陈正乐4,马华东1,2,邱林1,2,肖飞5(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疆昆仑蓝钻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探讨[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周威1,谢磊1,2,王汝成1,2,吴福元3,4,田恩农1,刘晨1,刘小驰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喜马拉雅吉隆淡色花岗岩-伟晶岩中云母的矿物学研究:对锂富集过程的指示[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胡方泱1,吴福元2,3,陈国辉4,杨雷5(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围岩变质沉积岩中锂富集的关键因素: 以松潘-甘孜构造带东部可尔因地区为例[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李晓峰1,2,吴福元2,3,韦星林4,车旭东5,饶灿6,陈振宇7,葛文春8,朱艺婷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局;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东部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刘志超,袁梓昭(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喜马拉雅然巴淡色花岗岩中石英微量元素的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张文兰1,2,汤志敏1,2,胡欢1,2,车旭东1,2,靳文楷1,2,谢磊1,2(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含超轻元素Be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测试条件的约束[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陈振宇1,李胜利2,李晓峰2,潘硕2,张兴康2,李建康1,孙艳1,朱艺婷3,4(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河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冀北窟窿山火山岩型铍矿化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朱明田1,2,董志国1,2,张连昌1,2(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西昆仑北段木吉地区三叠纪岩体与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关系探讨[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吴浩然,杨浩,葛文春,纪政,王可勇,井佳浩,景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兴安岭南段那斯嘎吐云英岩型铍矿化的形成时代和成因探讨:独居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胡欢1,2,王汝成1,2,车旭东1,2,靳文楷1,2,汤志敏1,2,谢磊1,2,陶湘媛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关键金属元素铍的原位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
陈谋1,2,王核1,张晓宇1,2,闫庆贺1,2,高昊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康西瓦伟晶岩的成矿潜力判断: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