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震(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从墨家“内在超越”看中华文化的反思基因[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冯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王船山实践观的近代影响——以维新派谭嗣同、梁启超为例[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代国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东方文化研究基地).西周册命制度补论[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高华平(暨南大学).儒、墨的互绌与互补——先秦儒、墨之间的学术批评[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许超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叙事与赋义:《春秋》三传“齐桓晋文之事”述论[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从后果论看儒墨会通的一个可能[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薛柏成(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关于“儒墨互补”问题研究的再认识[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金圣基(国际儒学联合会;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儒学研究的新成果——《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评介[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
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孔子与周制[J].孔子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