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立娜1,濮扬2(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情感记忆理论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方翎曦1,王奕祯2(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小说遗珠:《八窍珠》的叙事美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冯静(山东大学图书馆).董康赴日访书事新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赵景波,郑仲桥(常州工学院研究生处).产教融合背景下体教融合研究现状、热点及建议——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于航,黄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姆赫雷雷《沿着第二大街》中的多维话语与黑人性[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赵纯(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王棋,姜志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瞿秋白到毛泽东:中共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探索与成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黄颖(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诸珺文(华东政法大学).从虚假鉴定的角度看物证类司法鉴定的元问题和元理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贺立军,胡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李大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胡星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菲利普·罗斯《狂热者艾利》中的服饰书写与身份政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孙照(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路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王高潮,孙文杰(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洪亮吉西域遣戍诗的边地书写[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张浩(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贵兴:在食腐者之地创造华族图腾[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魏楚璇(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米娅的魔力——《小小小小的火》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邓慧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学性与审美性兼备——论常风的文学批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杨熹,王荣林(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唐彦谦诗歌风格特色及意义影响探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杨楠,吴从祥(安徽大学文学院).颜师古《诗经》学探析——以《汉书注》为中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3期
-
张舒涵,戚如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弹幕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基于Bilibili纪录片《这就是中国》弹幕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伊惠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约翰·班维尔《海》中的疾病隐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孟祥斌(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新文科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苏卉君(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助力传统村落振兴研究——以“奔牛有故事”乡土文化发掘利用项目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冉育彭(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恽代英爱国主义思想的三重意蕴及现实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李欣颖(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资本:社区草根组织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一个解释视角——基于“上海团长”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杜洪晴,马龙云(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使女的故事》中的空间意象与权力反抗[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魏宏瑞,张环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陆文夫《美食家》中“饮食”意象的审美意义及其影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董紫薇,曹祝兵,曾丽晶(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模因论视域下“废话文学”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雷若欣(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论“万绥猴灯”的传承与利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祝志满(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论田园治愈系短视频中的美育特质——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
滕浩然1,吴昊1,2,沈志忠1,2(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荷使初访中国记》视野下的清代大运河山东段社会风貌[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