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姜检平(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品牌建设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李春英,王志新,孙浩波,黄颖利(东北林业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林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吴艳云1,田杰2(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大学初任女教师发展的压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陈晨(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本科教学的“木桶效应” ——基于陕甘闽105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赫曦滢(东北师范大学).从“案例”到“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的逻辑转向[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商应美,秦莹,田紫玥(东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脉络与内涵本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施悦琪(北京师范大学).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状态、类型特征及优化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黄欣容(复旦大学).我国近5年来高考改革研究综述:过程哲学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朱国华,吕鑫宇(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从创立到转设: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景展望[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张远照1,王江2(海南大学;宣威市第七中学).教育惩戒规范体系之缺陷及其二元优化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张抗抗,杜静(河南大学).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逻辑向度、策略选择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魏燕玲(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意义、内涵与实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3期
-
李明霞(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物学跨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刘岳,侯佳琳,任增元(吉林大学).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基础及当代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王琳博1,兰英2(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南大学).从分离到融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邓小丹(广东开放大学).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王世君(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关键:完善保障机制 ——基于X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调查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吴之宸(华东师范大学).徐特立劳动教育思想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程然(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人的符号化”到“符号的人化” ——论教育的基点和归宿[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苏丽靖(天津农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理念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李建国,贺宁(华中科技大学).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微及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黄闪闪1,2,郭春喜1(天津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贾超(武汉大学).“双减”格局下教育内卷化的表征、根源与破局[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白文昊(洛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共同体建构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基于分布式领导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李婕,张英魁(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遭遇的四大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
李晓光(长春光华学院).习近平育人观引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长春光华学院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