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牛强1,2,盛富斌1,2,刘晓阳1,2,严雪心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内迁居活跃度识别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8期
  • 张英浩1,2,3,汪明峰1,2,刘婷婷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伯明翰大学战略与国际商务系;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与影响路径[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李鑫1,2,3,马晓冬3,胡嫚莉3(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特色镇村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基地).乡村地域系统人-地-业要素互馈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孙久文,蒋治,胡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新时代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与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王连芬,赵园,王良健(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低碳试点城市的减碳效果及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乔治1,贺曈1,卢应爽1,孙宗耀2,徐新良3,杨俊4(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土地利用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变化归因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乔旭宁1,2,石漪澜1,郭静1,3,杨永菊1,张合兵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黄河流域耕地保护与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郑州都市圈不同等级城镇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孔雪松1,府梦雪1,孙建伟2,崔家兴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森林乡村的多尺度分异特征与分区优化[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周滔1,2,王笛1,李帆1(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重庆大学建设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多尺度下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夏启繁1,2,3,4,杜德斌1,2,3,4(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贸易结构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演变[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叶原源1,2,刘玉亭2(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社区的邻里性本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以广州15个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杨忍1,2,刘芮彤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珠三角城市群地区都市农业功能演变及其协同-权衡关系[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郝帅1,孙才志2,3(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基于网络DEA及SNA模型的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林李月1,2,朱宇3,2,林坤4(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跨地区生计及其变迁视角下流动人口城镇住房分层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王紫薇1,2,蔡红艳1,2,段兆轩3,郎焱卿1,2,杨小唤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然灾害危险性与灾损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王茂军1,马慧汶1,邵静1,2,曹田敏达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空间集聚对在京日企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王淑芳1,2,孙士宽1,叶帅3,4(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海外投资项目的凑组模式研究——以中老铁路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李鑫(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特色镇村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特色镇村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基地).乡村地域系统入-地-业要素互馈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7期
  • 毛丰付,高雨晨,周灿(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甄峰1,2,李哲睿3,谢智敏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基于人口流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魏乐1,周亮1,2,3,4,孙东琪2,唐相龙5(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黄河流域城市群扩张的时空格局演化及情景模拟——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金昭,吕建树(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精度比较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许泽宁1,2,陈子韬2,甄茂成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高学历人才分布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柳林1,2,吴林琳1,宋广文1,周素红3,关美宝4(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犯罪地理创新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袁振杰1,2,3,周健好1,谢宇琳1,朱竑1,2,3(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家为校: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替代性学习空间的建构及策略[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王朝辉,韦飞群,张姗姗,乔浩浩,高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都市区餐饮业空间格局演化——上海市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高雅妮1,2,3,何丹1,2,3,高鹏4,孙志晶5(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基于三层级股权关系的长三角城市网络节点地位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任卓然1,2,徐青文1,2,贺灿飞1,2,李伟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外资效应、经济复杂度与内资企业出口市场拓展[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刘晓宇1,2,辛良杰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2007—2019年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化[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 孙璐1,董燕1,2,凤蔚1,张源1,李刚1,张作辰1,郭小彪3,李海涛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雄安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