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袁丰1,2,于灵慧1,3,赵岩4,蔡媛媛5,吴加伟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文化差异视角下中国区域间企业投资网络与选择机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张雄一1,2,邵全琴1,2,宁佳1,刘树超1,2,牛丽楠1,2,杨雪清3,黄海波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恢复程度及植被恢复潜力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孙瑜康1,2,李国平3,吕爽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基础的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戴雪1,2,3,余钟波1,2,3(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藏东高原-藏东南高山峡谷过渡区多角度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以西藏昌都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王玥瑶1,2,梁泽1,2,杨超3,4,丁家祺1,2,王万州5,李鹏飞4,李双成1,2,张路霞3,4,6(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中国跨区域就医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慢性肾脏病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贾悦,李玉凤,张玥,王雨青,周诗薇,刘红玉(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围垦后滨海湿地水土盐度对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响应[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穆豪祥1,韩芳1,唐秀美2,王志勇1,王哲1(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基于云模型的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李雯1,2,侯丽陶1,2,张世强1,2(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980—2019年西北地区海拔依赖性变暖与雪雨比的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关于图件规范[J].地理研究,2023,第7期
  • 赵伟佚1,潘玮1,2,李裕瑞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内涵与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佟伟铭,郭加新,徐维祥,周建平(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县域视角下乡村发展要素转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刘梦瑶,王鹏飞,贺星,石佳敏(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红色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袁紫怡1,戈大专1,孙攀1,倪月犁2,黎雅悦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旅游导向的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以南京市后圩村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高军波1,2,孙健武2,3,喻超2,3,马志飞2,3(信阳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河南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县域协同发展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定量测度[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谷晓坤1,2,李小天3,许德娅4,范菽英5,周小平3,祝琪瑞5(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城市居民对周边乡村多功能转型的响应——基于“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型的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林元城1,杨忍1,2,邓颖贤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论中国乡村空间都市消费化转型与乡村振兴[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陈品宇1,2,3,孔翔4,袁超5(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苏州大学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湘潭大学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创造性破坏还是创造性提升?重新审视乡村商品化的过程与效应[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董光龙1,王珏1,程伟亚2,张登磊2,杨绪斌3,张文信2(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单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省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周从越1,王竹1,郑媛2,张钊1,邬轶群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尺度重组视角下县域“协同治碳联盟”的碳额空间分异研究——基于浙江省减碳潜力的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璩路路1,李裕瑞2,3,王介勇2,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情景模拟及优化[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杨慧敏1,2,许家伟2,3,4,李小建2,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城镇化进程中平原农区县域人口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豫东平原柘城县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郭晓东,穆镁锐,李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陇中县域乡村集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吴娜琳1,2,3,4,乔家君1,2,3,4,梁展鹏1,2,3,段慧玲1,2,3,卢重阳1,2,3(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不同演化类型专业村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王建成1,2,3,李同昇1,3,朱炳臣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情研究院).秦巴山区县域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以陕西山阳县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李裕瑞1,2,潘玮1,2,陈明星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时代城乡关系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议题——“县域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专辑”序[J].地理研究,2023,第6期
  • 张戬1,2,吴孔森3,王子侨2,杨新军2,赵振斌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产业发展背景下黄土高原乡村转型与农户生计演化——以陕西省长武县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5期
  • 窦旺胜1,秦波1,2,郝美竹1,万思齐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实验室).中国青年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3,第5期
  • 陶岸君,赵鹏风,杨文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乡村聚落用地形态的地域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23,第5期
  • 王泽宇,李秦,唐云清,韩增林(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效应评估——基于HCW模型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23,第5期
  • 孟德友1,2,陈层层2,柯文前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网络化视阈下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基本分析法则——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研究,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