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控制论时代的后人类身体[J].画刊,2022,第8期
  • 张新英(关山月美术馆).数字科技为艺术博物馆带来了什么?——以关山月美术馆·数字馆为例: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画刊,2022,第8期
  • 林书传(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变革与性格[J].画刊,2022,第8期
  •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什么是我们的共同焦虑?[J].画刊,2022,第8期
  • 胡介鸣.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厚度”[J].画刊,2022,第8期
  • 胡尹萍.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J].画刊,2022,第8期
  • 段少锋.当代已然成史[J].画刊,2022,第8期
  • 董钧.保持在场[J].画刊,2022,第8期
  • 蓝庆伟.直面新的艺术现场[J].画刊,2022,第8期
  • 卞卡(上海UCCA Edge).关于“文本”的冒险[J].画刊,2022,第8期
  • 冯博一.曾经“阔过”,现在仍挺“阔的”[J].画刊,2022,第8期
  • 刘成瑞.念念不忘,必有回响[J].画刊,2022,第8期
  • 许潇笑(杭州博物馆).最珍贵的“生鲜感”[J].画刊,2022,第8期
  • 苏伟.提供可贵的“生僻”之音[J].画刊,2022,第8期
  • 何玲(湖南美术馆策展部).老树新枝,历久弥新[J].画刊,2022,第8期
  • 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期刊的困局与挑战[J].画刊,2022,第8期
  • 应歆珣(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纤维造型艺术工作室).杂志中的“游荡者”[J].画刊,2022,第8期
  • 沈森(广州美术学院).一个容纳声音、包容批评、呈现态度的媒体[J].画刊,2022,第8期
  • 秦晋(广州美术学院).越循环越巩固[J].画刊,2022,第8期
  • 倪昆(重庆器·Haus空间).一所艺术的生产及策展机构[J].画刊,2022,第8期
  • 谈晟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最紧贴这个时代的图像与文献资源[J].画刊,2022,第8期
  • 梁绍基.观念的文本平台[J].画刊,2022,第8期
  • 韩磊.特立独行者[J].画刊,2022,第8期
  • 谢晓泽(斯坦福大学).自我更新和转换[J].画刊,2022,第8期
  • 游江(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在反思中不断迭代[J].画刊,2022,第8期
  •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全球化、视野与艺术[J].画刊,2022,第8期
  • 高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体距学:一种观看[J].画刊,2022,第8期
  • 赖立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控制论与中医身体[J].画刊,2022,第8期
  • 姜姗(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医学模型里的生命力[J].画刊,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