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史研究的问题和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比勒菲尔德学派和德国社会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吴羚靖1,梅雪芹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环境史视野下英帝国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路径转向[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金嵌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视角下“narrative”与“叙事”概念比较刍议[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刘文鹏,王天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殖民主义”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兼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关系[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意大利史书写中的“记忆转向”与“全球史转向”[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陈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增强文明起源研究的科学性[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文明史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刍议[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赵轶峰(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文明与文明史研究的再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加快构建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三大体系”[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李子建(波鸿大学历史系).“务实的历史写作”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史学理论——以伽特勒、施洛策尔的理论论述为中心[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徐国利(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理乱兴衰”与“典章经制”:吕思勉的传统史书编纂论和中国通史撰述及意义[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王慧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的凉山彝族社会调查与古史分期争论[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论——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为视角[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
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成效的提升——G.E.R.劳埃德等主编《古代希腊与中国比较研究》评介[J].史学理论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