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文学1,苏凌煜2,薛景元2,郝清扬2,姜彤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PIV技术的贯通单裂隙岩体压-剪破坏特征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刘阳1,卢全中1,2,占洁伟1,2,刘聪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沉积断层研究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许继影1,桂和荣1,葛春贵2,倪建明2,郭艳1,庞迎春2,胡杰2,聂锋2(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宿州学院;淮北矿业集团).淮北青东煤矿深层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水源识别[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韦桐忠1,肖桂元1,2,吴志敏3,安冉1,江廷荟1(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Cu(Ⅱ)污染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时程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祝艳波,李红飞,兰恒星,彭建兵,高明明,韩宇涛(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节理倾角对黄土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张杰1,2,李萍1,2,李同录1,2,张常亮1,乔志甜1,李强1,沈伟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黄土高原水循环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野外观测研究站;博洛尼亚大学生物地球与环境科学系).黄土沉积过程及微结构模型的非连续变形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周鑫,于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层沉降协调法防治煤矿立井破坏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李光1,2,马凤山1,2,郭捷1,2,雷扬3,黄业强3,刘爱民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一种节理围岩巷道开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及其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鲍园1,2,孟佳豪1,胡宜亮1,孙强1,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煤地质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前景展望 ——基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6~2020年文献统计[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张大明,孙贵洋,李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双重采动影响下复采煤层巷道稳定性分析与维护方案设计[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李兵1,贺虎2,徐大连1,罗武贤1,朱金标1(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中国矿业大学).深部采掘扰动区线性切顶防冲护巷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李凤洁1,王旭东1,2,3,郭青林2,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湿度影响下莫高窟壁画地仗层吸附水及吸力变化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于世波1,2,3,4,王志修1,3,4,原野1,3,4,王贺1,2,3,4(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国家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金属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矿山垮落大体积松散体中水泥-水玻璃浆液可控灌注原理及其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刘健,王驹,陈亮,云龙,王春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节理迹线中点密度修正方法的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4期
  • 尚敏1,2,3,廖芬3,马锐4,刘昱廷3(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公司).白家包滑坡变形与库水位、降雨相关性定量化分析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杨忠平1,2,3,李绪勇1,2,3,赵茜1,2,3,张益铭1,2,3,刘新荣1,2,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关键影响因子作用下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分布规律及变形破坏响应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吴燕开1,2,苗盛瑶2,李鑫2,王浩2,曹玉鹏3,胡兴涛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泰安博奥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冻融循环下钢渣粉水泥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黄达1,2,3,马昊2,4,孟秋杰3,宋宜祥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叶润青1,2,李士垚3,郭飞2,4,付小林1,2,牛瑞卿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滑坡易发程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李新哲,李涛,潘登,刘慧敏,李建林,邓华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基于滑带应力水平分布的抗滑桩优化加固位置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李强1,2,李同录1,2,乔志甜1,2,张常亮1,2,李萍1,2,沈伟3,郭龙骁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黄土高原水循环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博洛尼亚大学地质和环境科学学院;九州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院福冈819-0395).非饱和土粒间毛细作用的微观不连续变形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王世梅1,2,潘宇晨1,2,王力1,2,崔宪东1,2,刘婷1,2,陈玙珊1,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大坪滑坡变形对前缘塌岸的响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雷鸣宇1,2,崔一飞3,倪钧钧4,李尧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秦臻,黄波林,张鹏(三峡大学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探地雷达检测的岩溶岸坡内部宏观裂隙响应规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毛海涛1,2,黄海均2,严新军2,王晓菊3(重庆三峡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河海大学).非饱和紫色土三轴试验颗粒流宏细观参数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张怡颖1,2,郭长宝1,3,杨志华1,3,沈亚麒1,吴瑞安1,3,任三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四川茂县周场坪深层滑坡滑带土环剪试验强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汪发武1,2,宋琨3,4(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地质工程系;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库水位涨落条件下不同结构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以千将坪滑坡和树坪滑坡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冯雪磊1,2,3,马凤山1,2,赵海军1,2,郭捷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断层影响下的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廖立业1,曾庆利2,袁广祥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怀柔7·16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 尚敏1,2,3,刘昱廷3,DAVE Chan4,廖芬3(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阿尔伯塔大学阿尔伯塔埃德蒙顿T6G2W3).基于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三峡库区盐关滑坡破坏机制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