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国学学科范畴之思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祖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探寻双循环新格局下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玮琼,白世贞(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供应链金融对中小农业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高瑞龙,胡晓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燕连福,赵建斌,毛丽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建设指向和实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文丰安(重庆社会科学院).农村互助养老:历史演变、实践困境和发展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胡世文,曹亚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设置、维度聚焦与实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付少平,石广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人口面临的生计风险及其防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慧利,夏显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风险感知、制度信任与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文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由点及面: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郭占锋,李轶星,张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迈向精细化的乡村治理 ——以一个陇西移民村的治理实践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孙新华,宋梦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土地细碎化的治理机制及其融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亓红帅1,王尧2,王征兵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村域社会资本对村干部的激励效应 ——兼论不同激励方式相对重要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文军,吕洁琼(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社区为本: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及其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俏1,孙泽南2(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逻辑、模式与效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景娜1,2,史墨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蔡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权分置”还是“两权置换”? ——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的土地制度改革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龙(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小农振兴道路:战略方向、路径选择与政策保障[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柳建珅,何晓斌,吕淑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流动经历、社会信任与县域企业互联网融资 ——来自全国县域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宇1,2,陈丽君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理性制度为何无法取得理性结果? ——产业扶贫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褚庆宜1,赵晓峰2(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疫情影响下的农业安全与乡村振兴 ——“第四届农业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