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普侠1,崔彩贤2(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森林文化价值的法制表达与《森林法》的文化担当[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波,史全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山狭缝道通天 ——石声汉音韵学遗札数种习读考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晓焕,李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袁伟民1,2,赵泽阳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困境表征与破解进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佩,(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探析 ——基于陕西实践探索的案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平1,王曦晨2(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郭亚军1,2,冯宗宪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及发展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陆泉志1,张益丰1,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合作社多元社会化服务的社员增收效应 ——基于山东省农户调研数据的“反事实”估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严瑾1,刘慧2(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新农办);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贵州省M县S村的考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滕玉成,臧文杰(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力的构成及其提升路径 ——从基层组织能力视角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甘颖(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整合式赋能:小农户有效对接电商市场的实践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邓远建1,汤彪1,屈志光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农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映雪(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乡村振兴项目化运作的多重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许彩华,党红敏,余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基于农业生产服务外包的中介效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陶然1,彭越2(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电子商务发展与农村中小企业创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红,杨思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 ——来自关中袁家村的案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杜康1,黄珏瑢2,关宏宇1,史耀疆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农村学校同伴效应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哲,汪宗顺,李晗,雷红豆,赵合羽,杨绍雄,赵雪.2021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数字乡村与现代农业发展”分论坛在我校召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学武1,王仲梅2(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并新村脆弱性决定因子识别 ——基于宁夏永宁县试验区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马洁.本刊文章获“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邸玉玺,郑少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网络和交易成本对农户生产性正规信贷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史雨星,赵敏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资本、信息渠道对牧户草场转入行为的影响 ——基于草场流转市场转型背景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