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龙梅,李益,杨小丽,吴明阳,高川,邓力(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不同因素对白及组培苗驯化成活率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5期
-
王守国1,曹然2(河南省正阳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健康提质增产应用技术初探[J].耕作与栽培,2022,第5期
-
耕作与栽培编辑部.《耕作与栽培》杂志2022年影响因子稳步提升[J].耕作与栽培,2022,第5期
-
程尚明1,陈俊锟1,杨广娟2,杨天海2(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思南县农业农村局).杂交水稻华中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刘玉倩1,杨凤飞1,张开艳2,陀海燕1,陈庆义2,祝晓云1(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遵义华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遵义红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韦献雅,谢尚春,欧阳丽莹,潘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茎尖脱毒技术的优化研究 ——以草莓、丹参、魔芋为例[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李金玲,赵致,王华磊,罗春丽,罗夫来,刘红昌,黄明进,李丹丹,梁瑾(贵州大学/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工程)实验室).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刘忠贤1,王开周2,周静1,王文华2,李龙辉3,张甲1(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三峡学院).开州再生稻产业现状及发展[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穆元相1,穆正箭2,章洁琼3,王福琪1,司元进1(习水县农业农村局;习水县桑木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不同间套作物对酒用高粱农艺性状及种植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尚念杰1,2,桂阳1,2,黄万兵1,2,卢颖颖1,2,刘宏宇1,2,杨通静1,2,龚光禄1,2,刘倾城1,2,李彪1,2,黄晓润1,2,朱国胜1,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食用菌育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贵州省观风海镇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初报[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赵玉山,康泽然,王晓磊,魏云山,周学超,刘迎春(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赤豆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叶晓东1,吴守策2,李志勇3,邵越1,郑毅4,孙春4,杨焕清4(温州市植物保护与土壤肥料管理站;永嘉县桥下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永嘉县人民政府北城街道办事处;永嘉县农业农村局).甜玉米雪甜740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曾兵1,2,唐容1,黄莎1,肖华贵1,林卫红1,2(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金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早熟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特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张科1,2,刘世建2,3,谭登峰2,石海春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重庆十九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雅安市农业科学研究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心).玉米新品种重垦166的选育和应用潜力评价[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陈卓,余璐,莫仁超,刘霞(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农业农村局).湄潭县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张宁1,里欣诺2,马榕悦2,毛伟伟2(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学院;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矿区遗留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曾华忠1,梁益珍1,吴庚勇1,王大鹏2,梁海福1(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稻虾共作模式下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尹琼1,吴佳海2,陈超3(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大学).航天诱变黔草1号高羊茅形态多样性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肖春光1,唐兴发1,黄涛2,严云刚1,唐虹1,吴家丽1(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安顺学院).不同嫁接方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张琳,谢姣,郭娅娅,张巍,刘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仙灵骨葆药渣与刺梨渣共同堆肥对白菜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赵晨心,陶光耀(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冰核细菌研究进展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刘禹池1,2,杨勤1,2,岳丽杰1,2,陈岩1,张会玲1,柯国华1,刘永红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农田土壤障碍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尚佳薇,刁艳玲,孙丹,刁鹤楠,王秀君,于洋,孙岩,刘文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优质抗病粮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1号引种鉴定及适应性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闫晓文1,2,孙丽1,2,杨婵婵1,吴预贵1,余书鑫1,刘振威1,2,李新峥1,2(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省园艺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南瓜杂交组合营养品质的遗传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
王小竟1,杨亮1,陈晶2,董守坤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市呼兰区气象局).不同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差异比较[J].耕作与栽培,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