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恒1,2,3,甘婧1,3,曲栩1,2,3,冉斌1,2,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智能交通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智能网联环境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车辆换道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6期
-
孙仁娟1,方晨1,高发亮1,葛智1,张洪智1,2,卢青1(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基于固弃物的固化土路用性能及固化机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杨永斌,王志鲁,史康,徐昊(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车辆响应的桥梁间接测量与监测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4期
-
叶飞1,田崇明1,何彪1,赵猛1,王坚1,韩兴博1,宋桂锋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云南腊满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建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3期
-
晏班夫,徐观亚,栾健,林杜,邓露(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基于Faster R-CNN与形态法的路面病害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9期
-
张军辉1,2,丁乐1,2,张安顺1,2(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张岗1,2,贺拴海1,2,宋超杰1,2,黄侨3,KODUR V K4,张永飞1,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长安大学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钢结构桥梁抗火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期
-
李萌1,2,邵旭东1,曹君辉1,何广1,陈玉宝1,赵旭东1(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HPC中短栓钉抗剪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8期
-
吴少鹏1,崔培德1,2,谢君1,刘全涛1,庞凌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渣集料膨胀抑制方法及混合料体积稳定性研究现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宗芳1,石佩鑫1,王猛1,贺正冰2(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考虑前后多车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混流跟驰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7期
-
卢春房1,2,张航1,2,陈明玉3(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铁道学会;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6期
-
孙秦豫,付锐,王畅,郭应时,袁伟,刘卓凡(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人机协作系统中车辆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9期
-
王永胜1,2,罗禹贡2,黄晨2,陈锐2,江发潮1(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拓扑地图的自主泊车路径协调与优化策略[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期
-
汪波1,王振宇1,郭新新1,朱安龙2,王智佼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软岩隧道中基于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的变形控制技术[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3期
-
金鑫1,郭乃胜1,闫思檬1,刘涛1,尤占平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密歇根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聚氨酯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3期
-
张卫波,肖继亮(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改进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下智能车路径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3期
-
韩强1,贾振雷1,周雨龙2,杜修力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震后可恢复功能桥梁结构之摇摆桥梁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2期
-
周勇军1,2,薛宇欣1,李冉冉1,战家旺3,赵煜1(长安大学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冲击系数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4期
-
纪小平1,代聪2,崔志飞3,周荣征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常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固化剂稳定磷石膏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罗浩原,黄晓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废油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与组分变化[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袁万城1,王思杰1,李怀峰2,贺金海1,党新志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抗震智能与韧性的发展[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2期
-
白礼彪,张璐瑶,孙怡晨,杨琦,秦选龙(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防范策略[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9期
-
孔烜1,2,张杰2,邓露1,2,刘英凯2(湖南大学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与参数识别研究进展[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4期
-
张亮1,2,王桂林1,2,雷瑞德3,文兴祥1,2,刘勃龙1,2,孙帆1,2(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单轴压缩下不同长度单裂隙岩体能量损伤演化机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期
-
王莹1,2,卫翀1,2,马路1,2(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基于二次规划的智能车辆动态换道轨迹规划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7期
-
宋亮1,2,3,王朝辉1,舒诚1,刘鲁清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研究进展与性能评价[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10期
-
张名芳1,李慢1,陈子凡2,王庞伟1,程文冬3(北方工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波士顿大学经济学系;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自动驾驶汽车左转运动规划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7期
-
郑玲,乔旭强,倪涛,杨威,李以农(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基于多维信息特征分析的驾驶人认知负荷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4期
-
梁军1,杨程灿1,王文飒1,陈龙1,鲁光泉2(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驾驶车辆混行集聚MAS控制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6期
-
吕璞,柏强,陈琳(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融合深度反残差与注意力机制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