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铁军(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地温场建立及地热系统发育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李彩风1,束青林2,韩保锋3,曹嫣镔1,汪卫东1,宋永亭1,吏锋兵3,张勇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嗜烃乳化功能菌在多孔介质中的生长规律及驱油机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闫立伟1,2,宋智灵1,2,杜朝锋2,3,李文宏2,3,韩利娟1,2,赖南君1,2(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泡沫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毕永强1,胡张明2,王国柱3,闫蕊1,修建龙4(西安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考虑微生物运移特征的采油数学模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侯兆伟1,2,3,李蔚1,2,乐建君1,2,金锐1,2,窦绪谋1,2(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林军章1,2,汪卫东1,2,胡婧1,2,吴晓玲1,2,谭晓明1,2,丁明山1,2,曹功泽1,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王希贤(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墨西哥子公司).EBANO油田Ksf和Kan层裂缝特征及连通性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谷玉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临南洼陷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汪卫东(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2期
-
刘丽,闵令元,孙志刚,裴磊,顾辉亮(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马立驰1,2,王永诗1,景安语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勘探新认识与新发现[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谷志宇1,刘恩涛1,王香增2,李荣西3,许家省1,周豹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七段页岩发育特征及勘探潜力[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袁士宝1,2,刘文强3,蒋海岩1,2,赵黎明4,王姣1,2(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基于储层特性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方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林会喜1,2,熊伟2,王勇2,秦峰2,景安语2,王秀红2,张明华2,冯月琳2,刘静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济阳坳陷埕岛潜山油气成藏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曹小朋1,2,冯其红1,杨勇2,王森1,康元勇2,张传宝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CO2-原油混相带运移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李宪文1,侯雨庭2,古永红1,张存旺2,牟春国1,齐宁3,潘林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白云岩储层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张涛1,曾先进1,郭建春1,杨若愚1,周航宇1,刘嘉文1,张翔宇2(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纤维支撑剂团静态沉降速度计算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陈智远1,2,孟宪武2,宋晓波2,郝晓波3,隆轲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成岩流体期次及其来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李青1,李小波1,杜春晖1,刘洪光1,丁磊1,杨敏1,孙致学2(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缝洞型油藏开发流体势数学模型及调控效果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兰叶芳,吴海枝,任传建,孟中能,周汝贤(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黔西北燕子口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储层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孙致学1,杨旭刚1,王晓光2,谭涛3,4,冯建伟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缝洞型油藏岩溶孔道识别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毛先宇,宋本彪,田昌炳(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东地区X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品质的差异控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陈杰1,2,王文训3,牛林林4,童明胜1,2,黎江2(中国石油海外天然气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中东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阿曼盆地北部古近系碳酸盐岩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李站伟1,2,陈世达1,2,陶树1,2,汤达祯1,2,丁鹏飞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储层物性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销售中心).黔西-滇东地区煤岩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多层合采的指示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刘阳,吴行才,管保山,叶银珠,许寒冰,王小聪,李世超,肖沛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异常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波及控制技术实验研究 ——以阿布扎比X油田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
陈元千1,徐佳倩1,2,傅礼兵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预测页岩气井产量和可采储量泛指数递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