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慧慧1,张西梅1,2,刘紫祺1,杨姗姗1,高微微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泰山学院生物与酿酒工程学院).引起西洋参锈腐病的Ilyonectria属4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胡凌鸣,徐春毅,罗嘉琪,张婧婧,陆洁俐,何智鹏,蒋冬花(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一株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淡紫灰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郭庆港1,刘高鸽1,陈秀叶1,张晓云1,鹿秀云1,苏振贺1,及增发2,马平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枯草芽胞杆菌HMB19198菌株抑菌物质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孙倩,张玮,燕继晔,李兴红(北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草莓根腐病的Dactylonectria病原菌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年文楷1,窦涛1,蔡玉彪1,张静静1,杜家方1,王丰青1,周琳1,赵特1,王沫2,张重义3,刘向阳1(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一株地黄茎部致病菌的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李雨珈1,李杨秀1,王宇宁2,赵鑫茹1,陈保善1,3,蒙姣荣1,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桑脉带相关病毒N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付显惠,沈启芳,黄盼盼,吴春兰,江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学院).禾谷镰刀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FgHat1在DON毒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胡映莉,卞加慧,郭月美,彭辉,汤近天,夏文强,叶子弘,张雅芬(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UeRbf1调控菰黑粉菌丝状生长和致病力的作用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张水英,赵丽玲,李婷婷,钟静,陈越,丁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农业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侵染云南雾水葛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项艳君,袁治理,毛雪伟,王建新,周明国,侯毅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丙环唑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生物活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高泽文,薛美静,周绍芳,李红,吴文涛,王扬(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象耳豆根结线虫对抗病番茄品种VFNT的致病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苑宝洁1,2,李磊2,李新宇2,杨文3,石延霞2,柴阿丽2,张红杰1,谢学文2,李宝聚2(河北北方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解淀粉芽胞杆菌ZF57微粉剂的研制及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崔林开,和志华,康业斌,胡艳红(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麦根腐平脐蠕孢[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梁家乐,李学强,丁文轩(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果树栽培生理实验室).洛阳核桃黑斑病病原菌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吴婷婷1,马凯歌1,包程伟1,栾奕2,张艳敬1,高洁1(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吉林省种子总站).凤仙花花叶病的病原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庄新建,郭枭,丁诗文,董卓倬,贺振,张坤(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温县地黄上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的鉴定及其CP序列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2期
  • 杜婵娟1,杨迪1,叶云峰2,张晋1,潘连富1,付岗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百香果采后果腐病病原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马丹丹1,关欢欢1,李寿如2,贾景丽2,于秀梅1,刘大群1,赵伟全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疮痂病菌在植株和田间的分布与动态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梁智玲,刘美,亓芳芳,康保珊,古勤生,彭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生物学特性及传播方式[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谢顺培1,李海洋1,张宛莹1,王利民1,康瑞姣2,张媛1,汪敏1,袁虹霞1,丁胜利1,李洪连1(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假禾谷镰孢子囊壳的田间采集和子囊孢子后代室内杂交条件优化[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宋博1,2,张丽娟3,朱晓锋1,徐兵强1,艾米都拉·克尤木4,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1,杨森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香梨果萼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艳茹,曹莹,孙琰,张志宏,吴迪,王丰,严雪瑞(沈阳农业大学).草莓红叶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于婧1,李敏2,高兆银2,弓德强2,母军霞1,花静静3,4,李俊国3,胡美姣2(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番木瓜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锦涛1,谢帅1,王如锋1,芦文博1,闫晗2,杨俊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丹东茭白瘟病的病原物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封露1,陈凡可1,林杨1,程家森1,谢甲涛1,付艳苹1,2(湖北省作物病害检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保鲜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我国主产区猕猴桃采后腐烂病病原多样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 吴广悦,李奕莎,李美霖,张桂英,陈保善,张木清(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广西蔗区甘蔗白条病菌的鉴定与致病力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