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乔敏(苏州大学).汉字革命与技术迁移——评《汉字王国:一场塑造现代中国的语言革命》[J].小说评论,2023,第4期
  • 刘庆邦(北京市作家协会).说服自己的过程[J].小说评论,2023,第4期
  • 陆雅楠(中国海洋大学).阿Q的“孩子气”与“自发革命”[J].小说评论,2023,第4期
  • 罗然1,郭建玲2(捷克查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文章合为时而著——论普实克及其时代[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段怡然(西北大学).论《空巢》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陈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千里江山图》的跨界书写[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陈若谷(山东大学).1970年代科学家形象及转型时期的叙述——重读徐迟《哥德巴赫猜想》[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向文学转场和从文学溢出[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许苗苗(首都师范大学).新语言、新文化、新生活: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始[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曾攀(《南方文坛》编辑部).新乡土叙事:主体、实践与历史的发展意志[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张丽军(暨南大学).以“君子梦”为当代“立心”的文学大儒——赵德发论[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宋明炜(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从科幻小说创生“新巴洛克”文学宇宙——从文类的先锋性到文学的当代性(下)[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吴俊(上海交通大学).《千里江山图》贡献何在?——兼谈类型文学的文学史意义[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谍战故事、非常特工与别样摩登——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论[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李海霞(上海大学).意味深长的回归——评孙甘露《千里江山图》[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孙惠芬(辽宁省作家协会).离家,是为了回家[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张高峰(北京师范大学).缘情觅度 亦皆泥洹——论《文城》的命运悲剧书写[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付秀莹.小说的风度[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孙甘露.写作就是写作者的未来[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韩传喜(东北财经大学).情感地理与文学辽南——孙惠芬乡土小说论[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王尧(苏州大学).时代变迁中的“新乡土叙事”——读付秀莹长篇小说《野望》[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李浩(河北师范大学).“造境”的工笔,东方美学与抒情诗——观察付秀莹长篇小说《野望》的一个侧面[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付秀莹1,宋嵩2(《中国作家》杂志社;《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村庄蕴藏着这世界的所有奥秘——《野望》访谈[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何怀宏(北京大学).冷峻与悲悯——鲁迅小说中的人性[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蒋子龙,梁鸿鹰,潘凯雄,孔令燕,刘大先,刘琼,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长安》笔谈[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赵韧(苏州大学).遥望与想象——德国汉学家鲁道夫·瓦格纳的“十七年小说”研究[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不稳定叙事、现代“心学”和复杂性的小说伦理——读陈希我长篇小说《心!》[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齐晓红(中国现代文学馆).一场关于创作方法的讨论——以阳翰笙《地泉》的五篇序言为中心[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 房伟,冯佳莹(苏州大学).历史“复魅”下的少年抗战传奇——评徐贵祥的长篇小说《琴声飞过旷野》[J].小说评论,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