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伟,刘鹏鹏,徐红军,聂迎彬,孔德真,崔凤娟,韩新年,李伟,穆培源(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垦冬161[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8期
-
侯云鹏,张明,王会蓉,张健(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产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定丰20号[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8期
-
吴儒刚,崔慧敏,张超,范业泉,张贵军,徐光东(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德紫麦1号[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8期
-
姚远1,马泉1,郑国利1,李春燕1,2,丁锦峰1,2,朱敏1,2,郭文善1,2,朱新开1,2,3(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麦/稻秸秆还田氮在后茬稻/麦植株中的分配去向探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8期
-
杨楠1,2,周萌3,陈欢2,曹承富2,杜世州2,黄正来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基于无人机RGB影像的小麦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估算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付锦州1,2,吴寅2,周苏玫1,王文亮3,韩亚倩1,郭芳芳1,张烁1,马文奇1,杨习文1,贺德先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王慧,刘大同,朱冬梅,张晓,李东升,高致富,高德荣(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氮肥调控对稻茬晚播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吴雨琦1,徐超2,杨红福2,刘家俊2,吴琴燕2,谭小力1,邓渊钰3,陈怀谷3,庄义庆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及籽粒DON积累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董娜,王玉泉,陈向东,胡铁柱,吴晓军,张亚娟,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张园清,张春丹,陈斌卿,江娇,郑中尧,郭莹,刘坤祥,徐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铜麦6号苗期耐高铵与耐盐特性的鉴定及TaGS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严谈松1,扎西罗布2,唐亚伟2,吕超1,郭宝健1,朱娟1,王菲菲1,许如根1(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东强,张毅,朱定英,彭玉琳,刘人铜,亚梦菲,王建林(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不同氮肥处理对黑青稞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王彦萍1,马建涛1,柴雨葳1,程宏波2,李亚伟1,杨佳佳2,常磊1,柴守玺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贾子颖1,白阳1,李刚1,刘翔宇2,李诚1,李春艳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磷素水平对小麦突变体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晁岳恩,王沙沙,杨剑,杨攀,黄超,汪庆昌,曹廷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影响小麦面团强度的贮藏蛋白基因表达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葛昌斌,曹燕燕,黄杰,乔冀良,张振永,王君,齐双丽,卢雯瑩,廖平安(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抗赤霉优质小麦种质创制及新品种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抗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49[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余燕1,2,周茂润1,董嘉1,丁茂文1,岳文丽1,周可金1,孙成亮2,林咸永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铝胁迫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根尖多胺含量变化与耐铝性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苗含笑,张耀元,陈春环,吉万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蒋正宁,高致富,寿露露,江伟,王玲,陈甜甜,张勇,高德荣(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小麦木瓜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TaRD21的克隆及赤霉病菌诱导下的表达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唐建卫,袁留,李俣佳,高艳,李英琪,李巧云,殷贵鸿(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糯小麦快速选育及糯性亚基纯合速度对选择的响应[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王小锋1,李贵喜2,张永华3,任旭灵1,高甜甜1,郭轶琴1,于灵琴4,周惠霞4(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灵台县鑫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灵台县种子管理局).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冬小麦新品种—灵选7号[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7期
-
刘丽苹1,2,汪军成1,2,司二静1,2,姚立蓉1,2,鲁宗辉1,2,祁天涛1,2,马小乐1,2,王化俊1,2,李葆春1,3,赵池铭4,尚勋武2,孟亚雄1,2(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外源甜菜碱和脯氨酸对盐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刘畅,杜羽晨,李宁辉,陆霄光,赵烈,付连双,刘鑫,刘君,王晓楠(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抗寒性小麦品种生长点发育进程及生理指标差异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康朝麒,朱娟,洪益,张宇航,吕超,郭宝健,王菲菲,许如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大麦表皮蜡质组分及晶体结构的差异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刘愈之,郑琪,任根深,丁志远,刘众,王亚翠,李娜,郭怀亮(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矮秆多抗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麦671[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杨雪峰1,2,宋维富1,刘东军1,赵丽娟1,宋庆杰1,张春利1,辛文利1,肖志敏1,白光宇1,孙雪松1,仇琳1,王晓楠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姚楚玄1,2,张磊1,秘彩莉2,周硕1,董福双1,刘永伟1,杨帆1,焦博1,柴建芳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聚合7OE亚基1B/1R易位系材料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施德云1,2,徐波2,王其飞1,华为1,沈华中3,张良成4,朱靖环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嘉兴市勤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尚立辉1,2,刘文豪1,2,王斯文1,2,杨晓莹1,2,程小方1,2,邓平川1,2,陈春环1,2,赵继新1,2,王长有1,2,吉万全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小麦-滨麦衍生系18DM134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及赤霉病抗性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
卢培娜1,2,白健慧1,米俊珍1,李立军1,赵宝平1,刘景辉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菌肥与腐熟秸秆对盐碱地燕麦渗透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