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天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的民调主旨与问卷设计分析[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徐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1949—1961年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的历史考察[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李振文(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近代俄国贵族贫困问题[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曾志辉(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染病防控与民国时期澳门城市治理的近代转型[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朱东北1,宫炳成2(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工会角色与乡村社会变动[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周真真(杭州师范大学).公民意识的兴起:一战时期英国慈善活动的新发展[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刘山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德国纳粹时期《历史杂志》的纳粹化[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王珞(北京大学历史系).圣徒传记与中世纪盛期西欧教俗关系变迁[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黄艳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试论现代“革命”概念的创生与发展[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吴烨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人类的阶梯:卡尔·林奈的人种学说及其涟漪[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史学月刊》编辑部.敬告作者和读者[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史学月刊》编辑部.创刊500期献词[J].史学月刊,2022,第6期
-
陈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挑战与新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进路[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赵万武(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美洲史研究院).浪漫与理性的抉择:自然价值与吉福德·平肖资源保护理念的构建[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王子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论墨学技术理念与秦文化的关系——以“连弩”为标本[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钟良灿(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家国之间:秦汉时期的私家奴婢[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杜佩红(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姬凌辉(浙江大学历史学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公医制新探[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吉喆(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全景式、重实证的圈地运动研究——读侯建新教授《圈地运动与土地确权》[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刘玉山(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战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对收复南海诸岛之因应[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王元天(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近代英国的土地家族化现象及其成因[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中心).唐代的两种格及其演变[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蒋振泽(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宋代记注官直前奏事考论[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史学月刊》编辑部.创刊500期献词[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史学月刊》编辑部.敬告作者和读者[J].史学月刊,2022,第5期
-
邹水杰(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从虎溪山汉简《计簿》看汉初县属啬夫的分化[J].史学月刊,2022,第4期
-
张发青(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他者的视角:哈里森·福曼对中国抗战的历史记录(1930—1938)[J].史学月刊,2022,第4期
-
吕晓燕(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878—1908年英国养老金立法之争[J].史学月刊,2022,第4期
-
徐国利(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民国时期顾颉刚学术价值观的转向及与经世致用观的离合[J].史学月刊,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