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钟莲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艺”能引领中国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吗[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李洋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计学系).借鉴经典的设计方法——以20世纪欧美三款椅子为例[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马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未来机器:虚拟空间的生成[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宁钢(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表达民族与时代精神 正确引导艺术教育——我对现当代陶艺创作的看法[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王国彬,唐方(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主题叙事到设计革命——新时代设计助力幸福生活的策略方法研究[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贡恺远.“双减”背景下儿童设计美育的逻辑构建[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折璐,杨九瑞(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传统日用之器设计价值研究——以古代眼镜为例[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Chinese Art editorial department(《中国艺术》编辑部).本期重点文章[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亚历山德罗·门迪尼.普鲁斯特扶手椅[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袁燕(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视觉图像背后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典型服装“可巴雅”的中国起源及传播途径[J].中国艺术,2022,第3期
  • 陈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策略研究中心).“布道者”“发明家”与复合型极客——新生代设计师的身份僭越与演化[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王亚芳1,2,张弛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基于可持续的时尚教育——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赵之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品牌学视角下里加新艺术主义博物馆的卡通推广形象设计研究[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宁钢(景德镇陶瓷大学).慧心巧技——黄小玲釉下五彩陶瓷艺术欣赏[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罗曼,李兵彩,聂昕.中国陶瓷的精神是什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访谈[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陈南(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理想中的“China”——欧洲后镶金的中国瓷器发展源流概述[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孙玉洁(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国际设计研究中心).人人都是“阿凡达”: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设计社会效应研究[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朴世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转轮藏形态特征与演化之研究[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田辉1,王全华2(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院).坚持特色发展——关于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学科发展的梳理与思考[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林观星1,刘钟萍2(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佛山木版年画解忧年画铺).消费文化语境下佛山木版年画工艺传承与振兴[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苏刚(广州美术学院).设计接受错位之痛——设计与实用的分离[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陶立元(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话语的建立:中国古代营造知识在目录学中的演变[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Chinese Art editorial department(《中国艺术》编辑部).介绍三个新栏目[J].中国艺术,2022,第2期
  • 李贝壳1,韩英2,关键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低碳背景下设计与食物的多重“身份”——以V&A博物馆“食物:餐大于盘”展览为例[J].中国艺术,2022,第1期
  • 孙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企业“走出去”的服装专业来华留学生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艺术,2022,第1期
  • 瞿孜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业余者”的魅力——庞薰琹书籍装帧艺术新探[J].中国艺术,2022,第1期
  • 杨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学经济视野下品牌设计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艺术,2022,第1期
  • 郑雄彭(德化县飞天陶瓷艺术研究所).浅谈德化瓷塑艺术特征与技艺传承[J].中国艺术,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