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丽娜1,黄艺宁2,袁滨1,张志鸿1,连燕萍1,吴振强1(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主栽毛木耳菌株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程林1,韩顺财1,蒋敬涛1,李海超2,彭凌飞1(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卵黄原蛋白及受体的序列及时空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陈龙军1,林程2,林陈强1,张慧1,贾宪波1,方宇1,陈济琛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纳豆芽胞杆菌固定化载体改性及吸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张琼1,2,陆銮眉1,2,朱丽霞1,2(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闽台特色园林植物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酸雨胁迫下琯溪蜜柚叶片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陈亮1,2,王军强3,李彦荣1,2,栾倩倩1,2,王翠丽1,2,王振龙1,2,赵旭1,2(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华师范大学).耕作措施对民勤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稳定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王艳红1,郝兆1,张艳茗2,郭小芳1,德吉1(西藏大学理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藏林芝市察隅县水稻根际土壤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相关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王建超1,2,何银莺2,黄旭萍2,沈朝贵1,陈发兴2,郭林榕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张新艳,曾占壮,叶小军,卓玉琛,钟全福,余培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蛙类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习敏1,吴文革1,许有尊1,胡润2,凌新军3,孙雪原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张声峰1,陈硕昌1,梁文凤1,严祥1,冯艺峰1,李桂珍2,杨辉1(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壳堆肥微生物的培养及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和初步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张靖鹏1,江锦秀1,林裕胜1,游伟1,刘道泉2,毛坤明3,江斌1,胡奇林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TV-2)SYBR-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许泳清,林志坚,纪荣昌,邱思鑫,汤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冬作马铃薯后代品系营养品质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易筑刚1,陈春旭1,陈华1,刘明理2(贵州省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林业站).贵州两种乳菇的鉴定及同源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姚清华1,2,3,林虬1,2,3,陈美珍1,2,3,黄敏敏1,2,3,颜孙安1,2,3(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福州)).烘干方式对银耳营养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张靖鹏,江锦秀,林裕胜,游伟,刘道泉,毛坤明,江斌,胡奇林(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TV-2)SYBR-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七月 福建 党史上的今天[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7期
-
刘江枫(福州市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管理处).镰翅羊耳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唐红琴,何铁光,董文斌,韦彩会,曾成城,蒙炎成,李忠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5种绿肥在柑橘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余明兴1,林裕胜2(福建省浦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型鹅星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蒋小刚,王华,郭坤元,张美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药材分中心).湖北道地药材贝母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多态性引物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赵建伟,陈艺欣,林硕,陈勇,田厚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华东分中心).土荆芥精油对小菜蛾幼虫表皮的渗透促进作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齐尧尧1,2,赵耀2,石晓玲2(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禾谷炭疽菌CgRAB4的功能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汤葆莎1,2,吴俐1,2,翁敏劼1,2,赖谱富1,2,李怡彬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培养基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陈华1,2,叶菁1,2,林怡1,2,王义祥1,2,刘朋虎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Co辐射选育的姬松茸新菌株J37农艺性状与降低重金属含量效应[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陈丽华,宋永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李玲丽1,李文杰2,张银1,李梦希1,孙兵1,费永俊1(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红豆杉属两种植物响应模拟酸雨胁迫的生理表现[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陈坚,郑益平,陈彬,郑斯平,郑伟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董萌,占志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褐飞虱若虫和成虫褪黑素含量测定及比较[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
苏岳峰1,2,丁元昊1,郝朝运2,胡丽松2,郑其向2,3,范睿2(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胡椒PnPAL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