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彭琴1,张往祥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扬州小苹果园艺有限公司).观赏海棠种子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与胚胎败育关系[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张丽霞1,2,曹光球1,2,林开敏1,2,马祥庆1,2,帅鹏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种杉木幼林不同龄期生长特性比较[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吴俐1,2,3,汤葆莎1,赖谱富1,李怡彬1,翁敏劼1,陈君琛1,吕旭聪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类型红曲的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林馥茗1,2,孙威江1,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省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做青工序对肉桂茶代谢产物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邓素芳1,2,詹杰1,2,杨燕秋1,2,郑慧芬1,2,应朝阳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红萍资源中心).单季稻红萍绿肥还田的节肥增产效应[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赵月,杨亚楠,李雅华,赵洪海,咸洪泉(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防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CCY-22发酵条件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王健1,2,张海欧1,2,杨晨曦1,2,李娟1,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不同施氮水平下AM真菌对高粱生物量及氮磷吸收的交互效应[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林裕胜1,黄丽丽2,江锦秀1,张靖鹏1,刘维巍1,3,刘庆华3,胡奇林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第五中学;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羊口疮病毒115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林静,张扬,林建新,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甜玉米闽双色6号籽粒甜度遗传基础解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舒时富1,李艳大1,曹中盛1,孙滨峰1,叶春1,吴罗发1,朱艳2,丁艳锋2,何勇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估算[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周梦琪1,陈昌琳2,吕远平1,3(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大学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中心).超声渗糖工艺对猕猴桃冻干时间的影响及响应面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任晓晓,孙运朋,卿卓,杨万军,罗朝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茧层率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李贤,杨莲,吴凤芝(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多胺代谢及耐冷基因表达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系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7期
  • 吴方喜1,2,罗翠琴1,2,王颖姮1,2,谢云杰1,2,罗曦1,2,朱永生1,2,谢鸿光1,2,蒋家焕1,2,蔡秋华1,2,谢华安1,2,张建福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基地/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抗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蒲靖,王巧梅,金雪微,王苗,余国强,孟银银,王永清,邓群仙,张慧芬(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唐玙璠1,张恩1,康淑铭1,马东海1,王彬1,李继明2,许兴1(宁夏大学农学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宁夏银北地区耐盐碱水稻适应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王晶琴,石贵阳,杨松花,陈竹,杨通黎,马秀国(贵州大学农学院).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耐低磷性鉴定及指标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潘荣庆,何卿姮,韦昌江,黄智刚(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不同叶面肥及水稻品种对水稻糙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吴加香1,2,刘涛1,2,谢永辉3,黄之远1,2,字淑慧1,2(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喷施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叶片氧化酶活性及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马秀奇1,张晓娟1,孙晓敏2,陈乔3,张羽1,何开罡1,权莹1,宋建民4(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甘蓝型油菜P5CR同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多态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董倩1,王家旺1,黄国强2(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硅对金线莲营养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徐思琪1,2,张世勇1,3,张文平1,2,刘洪岩1,王明华1,3,钟立强1,3,边文冀1,2,3,陈校辉1,2,3(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温度诱导斑点叉尾鮰雌性化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林裕胜1,刘维巍1,2,张龙1,2,江锦秀1,张靖鹏1,刘庆华2,胡奇林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4份临床样品中羊口疮病毒F1L、B2L和GIF基因的进化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刘鑫1,康建平2,林岗1,3,缪凡1,叶翚2,饶小珍1,3,钟传明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特色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东星斑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体营养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徐成妍1,2,王乃玉1,2,蔡净蓉1,2,赵俊跃1,2,佘文琴1,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六月早柚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糖酸含量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温碧柔1,蔡雪妍1,杨逸1,彭杰良1,陈方尧2,闻真珍3,刘伟1(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于SPAD值的春石斛假鳞茎成熟度无损判定模型[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赖宝春1,姚锦爱2(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福建蜜柚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 潘镇泽1,傅佳蕊1,郑威1,耿帅丽1,张琳婧1,徐会有1,倪林1,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红豆树异黄酮类成分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