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亚清1,于水2(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殊途同归:吉登斯与沃勒斯坦的结构主义社会批判[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沈沫(北京大学哲学系).北宋文士美学精神的雅拙二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建华1,2,郭昳欧3(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身体伦理视域下的舞蹈艺术异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雅婷,王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论晋末南朝时期的“岭南之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新平(中南大学法学院).以平台为重点: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的新思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曹晖,杜立(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事件”:理解利奥塔思想的锁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温庆新(扬州大学文学院).《梦痴说梦》对《红楼梦》的“证道”解读 ——兼及对通俗小说阅读史研究的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孟雁北,赵泽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反垄断法下超级平台自我优待行为的合理规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顾敏康,白银(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大信用”背景下的信息隐私保护 ——以信义义务的引入为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丁志国1,2,张炎炎2,任浩锋2,徐德财1,2(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效应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菁1,2,冯国强1,2,任晓丽3(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村庄组织化程度与农地经营权流转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昆,刘爽(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国宝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新路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国军1,程同顺2(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党政统筹下的三权分工: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及其调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卓越,罗敏(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基层政府组织持续创新:关键因素和组合路径 ——基于14个政府部门创新台胞台企集成环境的定性比较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志勇(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想象读者与阅读引介 ——孔尚任编创《桃花扇》系列“副文本”的意图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赵睿夫,郇庆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对“工农对立论”的批判与超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华军(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传统儒家情论的理路、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何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及其清史叙述范式转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荆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六经时期“君子”概念的变化与孔子的“君子政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田野,张耀文(天津大学法学院).个人信息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困境及其破解 ——以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为进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颜爱民,蒋碧云,臧志梅(中南大学商学院).文化如何影响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 ——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从“四端”到“四海”:孟子公共性思想的进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云龙(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阳明心学对儒学传统的重建及其对当代儒学复兴的启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