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大学文学院).被遮蔽的主体诉求 ——路遥小说中的女性叙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一玮,杨紫童(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十七年”时期的“光之风景” ——论刘白羽、杨朔游记散文中的现代空间书写主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师发玲1,李瑜2(延安大学图书馆;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公司价值提升的现金股利政策市场效应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梁向阳,马晨薇(延安大学文学院).《铁木前传》:“京派”乡土小说的“同调”与“变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冯旭(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延安精神教研室).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常喜,毛博(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全球治理困境之殇与中国方案[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抗战时期陕西艺术活动年表(四)[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郝琦,贺兰兰(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卜岩,马睿(延安大学文学院).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新敖(长沙师范学院文学院).时空观念:清代诗学元理论探析的一种视角[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孙守领,陈发俊(安徽大学哲学学院).从“化”视角审视庄子的技术思想[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韩港,黄建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三重逻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高志平,郭温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称谓的由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志敏,屈彩娥(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斯诺眼里的中国共产党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封磊(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北人生仪礼歌谣中的生命、性别与情感 ——基于近代方志与现代出版资料的民族志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郎宁(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庄子“养生”义解及其现代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徐学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的逻辑探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成彬(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延安精神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汪盛玉(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确的党史观: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视角的理解[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袁玉梅(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何小雨1,冯志宏2(北海道大学文学院;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异化:表象、归因与消弭[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微观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补充选择和路径优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鹏辉(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联经典文本与延安整风运动 ——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为中心的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振刚(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孙犁抗战小说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志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本军部的认识 ——基于红色报刊资料的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