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东升,赵伟,程蓓蓓,张吉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省特色园艺种质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山楂潜在适生区[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李敏,赵熙州,王好运,卢中科,丁贵杰(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林学院).干旱胁迫及外生菌根菌对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及分泌物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程春香1,2,于敏2,毛子军1,谢连妮2,张永成3,孙涛2,徐作敏2,吴双2,荔千妮2,徐嘉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双鸭山市气象局).中国生态保护修复进程下的黑龙江省NPP时空演变及突变模式[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胡同欣1,杨艺璇1,2,孙龙1,高传宇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对枯落物层燃烧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乔英1,2,马英杰1,辛明亮1(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干旱区人工枣林蒸散及植株蒸腾的模型模拟[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李舟阳,陆文玲,钱旺,黄奕孜,林二培,黄华宏,童再康(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杉木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胁迫的响应[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时勇1,范立淳1,张彦龙2,王珏1,郑雅楠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徐川梅,王子晗,谢峰,金旭胤,吴心妍,陈荣,黄坚钦(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竹种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性比较[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张守科1,2,李子坤1,殷昊1,张威3,舒金平3,王浩杰3,周旭东1,汪阳东2,3(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油茶抗性无性系茶皂素含量对茶籽象幼虫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孟贵1,2,刘叶菲1,张旭峰3,赵程乐1,吴水荣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98—2018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情的时序分析[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战鑫1,庄敏1,李国华2,尹淑艳1,3(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种非悬铃木方翅网蝽寄主植物叶片粗提物对其成虫的生物活性[J].林业科学,2022,第7期
  • 王立轩,杨光,高佳琪,郑鑫,李兆国,瓮岳太,邸雪颖,于宏洲(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地表枯落物燃烧性变化[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刘艳迪1,张滨2,吕洁华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要素投入与生产效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劳动报酬变迁视角[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杨菲1,林毅雁2,陈立欣1,韩璐1,吴应明1,喻雅洁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晋西黄土区油松和刺槐2种人工林内乔灌优势种的土壤水分利用及水分生态位特征[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孙佳伟,郑勇奇,于雪丹,夏新合,赵玉贤,武宇霞,张川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胥雅静,王佳伟,赵岩秋,江成,黄李超,安轶,曾为,张进,卢孟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84K杨PagMSBP1/2a基因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张雪,王冬梅,温文杰,刘若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青海高寒区4种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储量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尚佳州1,高钿惠1,王卫锋1,周新军2,宗毓铮3(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科技服务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连续2年氮添加对中金杨幼苗叶光合特性与碳氮分配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马瑞乡1,2,黄满昌1,张佳佳1,赵澳舜1,丁兴萃1,罗自生3,刘胜辉1,肖子璋1,沈凯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毛竹笋采后呼吸途径变化及高氧处理效应[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周斌1,王昕萌1,张柳柳1,安昕1,陈志渊1,阙泽利1,王菲彬2(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自攻螺钉钉入角度对钢板-正交胶合木节点剪切性能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李鑫玉1,王敏求1,袁美灵1,Saneyoshi Ueno2,武星彤1,蔡梦颖1,3,Yoshihiko Tsumura3,文亚峰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森林分子遗传学与生物技术部;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东亚孑遗植物柳杉属的遗传分化及其种群进化历史[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李俊楠1,朱禹臻1,陈润恺1,付煜1,蔡梦玲1,黄炳荣2,徐云1,吴松青1,张飞萍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松天牛小首螨的研究Ⅰ.生物学特性[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谭明涛1,姜礅1,武帅1,张杰1,刘磊1,赵佳齐1,孟昭军1,严善春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外来林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实验室).美国白蛾对摩西球囊霉定殖银中杨的适应和生理响应[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张宇凡1,2,党英侨1,王小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云浮市林业科学和技术推广中心).基于气候和寄主因素的栗山天牛中国成灾和扩散风险评估[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唐艳龙1,王丽娜1,王艳芹1,张彦龙2,王小艺2,魏可2(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不同建群蜂数对肿腿蜂子代性比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郝龙飞,刘婷岩,何永琴,张盛晰,赵媛(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菌根真菌调控灌木铁线莲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沉降的应激响应[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蒋鹏飞1,2,3,张彬4,周建波1,2,3,傅万四4,孙晓东5,胡喜雷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机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J].林业科学,2022,第6期
  • 卢峰1,顾光同1,2,3,曹先磊4,吴伟光1,2,3(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碳中和研究院;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基于耦合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J].林业科学,2022,第5期
  • 董灵波1,2,蔺雪莹1,张一帆3,刘兆刚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团队;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兼顾碳汇和木材生产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J].林业科学,2022,第5期
  • 张俊杰1,刘青2,韦霄3,张建军1,郭庭鸿1(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光强对金丝李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