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垚1,姚琦1,吕富1,王雨薇1,王珊1,王铮2,3,胡月琪2,3(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门头沟区大气降尘污染特征及其化学组分特征与质量重构[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韩淑艳1,张鑫1,谢荣富2,霍思思1,高利澳1,吴泓锦1,党娟1,徐文帅2,邢巧2,张庆竹1,王文兴1(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热带海滨城市臭氧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李越1,2,王子芳1,2,贾丽娟3,谢军1,2,熊子怡1,2,高明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九龙坡区分局).紫色土硝化势和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对化肥和有机肥配施生物炭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罗珊1,2,胡锦昇3,唐翔宇2,3,耿春女1,程建华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粪肥施用对抗生素在土壤上吸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肖德顺,徐春梅,王丹英,陈松,褚光,刘元辉(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增氧模式对水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龙籽谕1,朱佳1,李柯1,陈磊1,2,杜楠1,廖宏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不同行业减排对我国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及大气温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侯露,朱媛媛,刘冰,李健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时空特征、气象影响和减排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吴文璐,单春艳,赵菁林,崔羽浓(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市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丁亚鹏1,卢希昊1,王晓婧1,2,武锟鹏1,张浩杰1,李欢3,付贤志4,王洪涛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市主要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刘海1,魏伟2,宋阳1,潘杨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霍邱县城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与预测[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王筱1,晏彩霞1,聂明华1,2,莫茜婷1,丁明军1,徐鏊雪1,邓思维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紫外老化微塑料衍生DOM理化特性及其与磺胺嘧啶、铜的络合机制[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罗嘉豪1,2,王煜凯3,原珂4,卢耀斌1,2,罗丽娟1,2,栾天罡1,2,5(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广东省精神活性物质监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物活性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张洪瑜1,高嘉蔚2,陈思宝3,林千惠1,葛安琪1,赵莎莎1,郑浩1,4,5,李锋民1,4,5(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共混塑料在海水中的光降解及海洋环境风险[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韩杰1,黄鑫1,杨昆仑1,宋超凡1,缪恒锋1,2,3(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减碳技术工程实验室).铁改进型蓝藻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地表水中磷的协同吸附机制[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任宏伟1,2,田彦芳2,路金霞2,石雅君2,王进1,岳正波1,刘晓玲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农村黑臭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毛婉琼1,2,夏银行3,马冲1,2,朱光旭4,王忠诚5,涂强6,陈香碧1,吴金水1,苏以荣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赫姆霍兹抗感染国际实验室山东大学赫姆霍兹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稻田微氧层和还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氮素添加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刘沅1,2,汪祖丞1,2,刘美华1,2,张天宇1,2,王健3(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寇萌,樊宇,苏梦贤,熊娟,汪明霞,谭文峰(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不同土壤-小麦体系中铅镉交互作用与转运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王秋实,华桂丽,李翔宇,冯柳旭,睢康鑫,耿丽平,薛培英,刘文菊(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花后小麦地上部镉、砷分布及其转运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张听雪,高淑丹,滕晓,蒋旭彤,陈纪宏,高晨琦,卞荣星,孙英杰,李卫华,王亚楠,王华伟(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我国近1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单元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变化及减排潜能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陈婷1,杜珣2,3,陈义永2,郭逍宇1,熊薇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宏条形码技术的白洋淀水华藻类识别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安江梅朵1,2,张瑞卿2,郭广慧1,王云涛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铅累积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2023,第11期
-
陈喜阳1,周程2,王田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多情景视角下中国能源消费和碳达峰路径[J].环境科学,2023,第10期
-
孙倩,张美玲,王鑫婧,徐士博(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数量生物学研究中心).不同气候情景下甘肃草地碳收支时空模拟与预测[J].环境科学,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