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进梅,王克勤,宋娅丽,张雨鉴,张转敏,潘天森(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林分凋落物归还及养分动态变化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蒋治浩1,2,3,林辉1,2,3,张怀清4,蒋馥根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面向对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GF-1影像遥感分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巫翠华1,蔡建军2,李华1,张赟1,康永祥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凤县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紫柏山壳斗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赵林峰,高建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杉木速生无性系30年生木材材性的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高悦1,2,苏福聪3,梁燕芳3,李书玲3,朱原立3,许宇星1,2,4,唐健5,曹继钊5,吴立潮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桉树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养分的输入输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蔡梅,黄兴召,温正宇,马锐豪,王斐,徐小牛(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不同树种树干茎流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曹明兰1,李亚东1,2,李长青1,赵小平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VDVI与AKAZE结合的无人机森林影像匹配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郝飒,刘俊怀,何玉琴,张红,吴庆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成形技术研究所).苎麻骨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袁承志1,2,张振2,郑一2,金国庆2,丰忠平3,周志春2,徐刚标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淳安县林业总场有限公司姥山分场).33年生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质种源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左嫚1,2,黎建强1,杨关吕1,胡景1,孙轲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DIRT处理的云南松林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杨艳,汤玉喜,唐洁,李永进,黎蕾(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黑杨无性系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谭长强1,2,彭玉华1,2,李建凡3,申文辉1,2,郑威1,2,何峰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台湾桤木土壤—植株营养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关联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王帅玲,龙时胜,曾思齐,杨盛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夏婵1,李何1,王佩兰1,李志辉1,王波2,朱中华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攸县林业局).不同光照强度对赤皮青冈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周磊1,刘美玲2,李铁华1,张心艺1,胡胜男1,罗亦伶1,李阳宁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施肥对细叶桢楠容器苗生长与光合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渠心静1,陈铭1,廖皎1,张宸辉1,陈隆升2,袁军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磷缓解油茶铝胁迫的叶片生理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李哲全,张贵,谭三清,吴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郭聪,陈燕,王莹,谈峰,柯裴蓓,沙文锋,李玉娟(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美国红枫转录组SSR序列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翟亚芳1,刘贤德1,2,吕东2,赵明2,赵祜2,赵兴鹏2,王艺林2,赵玉红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鞑靼忍冬扦插生根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赵颖慧1,2,蔡鑫垚1,甄贞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随机森林偏差校正和多源遥感数据的天然次生林地上生物量估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李亚东1,2,曹明兰1,李长青1,闫飞2,冯仲科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PPK技术在无人机森林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刘思敏1,2,马剑3,牛赟4,赵维俊3,任小凤3,冯宜明5,马雪娥3,赵晶忠3(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淮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赵文君1,刘永涛2,谭成江3,崔迎春1,吴鹏1,侯贻菊1,刘延惠1,丁访军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模拟氮沉降对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吴昌明,范少辉,冯云,申景昕,刘广路(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带状采伐对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郑维,周宇,李玥(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竹胶板双剪螺钉连接的承载性能与破坏机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敬阳1,肖化顺1,2,龙时胜1,龚召松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一湖四水”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时空分异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罗西1,2,郭秋菊1,2,姚兰1,艾训儒1,朱江1,黄阳祥1,薛卫星1,李玮宜1(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濒危植物鹅掌楸的天然种群结构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杨旭1,杨志玲1,王依清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同种源木姜叶柯活性成分差异与气候土壤因子的耦合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崔晓晖1,2,陈民1,2,陈志泊1,2,许福1,2,王新阳1,2(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林木物候期识别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
孙翊1,2,李思源1,2,3,张永春1,2,殷丽青1,2,李青竹1,2,赵会会1,2,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安顺学院).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不同矾根品种耐热性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