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可可1,陈腊1,米国华2,胡栋3,隋新华1,陈文新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部土壤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李威1,许芳维1,陈庚2,滕春红1,李永刚1,刘兴龙3,孙磊3,罗保军3,李梁3,王克勤3,姜佰文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玉米施肥现状调查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孙轩,吉玉龙,张如养,王继东,王夏青,宋伟,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玉米自交系京2416×京92改良后代收获时子粒含水量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李忠南1,王越人2,邬生辉2,曲海涛2,徐宝峰2,李福林2,李光发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DH系遗传参数分析和育种效果[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李穆1,毕洪波1,卢实1,高婷婷1,黄威1,郑淑波1,周德龙1,王敏2,李晨燕1,路明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作物育种南繁基地开放实验室;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耐老化鉴定[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张叶1,2,王梓钰1,邢跃先3,闻竞1,郝东云1,李世界1,张艳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近等基因系定位玉米无叶舌基因的研究[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赵强,陈柔屹,王安贵,郭向阳,刘鹏飞,祝云芳,吴迅,陈泽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刘迪发,徐丽,李祥恩,符小琴,姚碧娇,陈媚,张如莲,高玲(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儋州)分中心).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海南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石洁,何康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骨干亲本对主要病害的抗性及其传递规律[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赵营1,刘晓彤1,罗健航1,张学军1,张靠稳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南山区春玉米施肥现状及减施潜力[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王永亮1,2,杨治平1,2,李阳3,郭军玲1,2,郭彩霞1,2,黄高鉴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省北部地区玉米化肥施用现状——基于应县大黄巍乡玉米种植户施肥状况调研[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田洪涛1,王甄烨1,冯国忠1,周雪1,李晓宇1,王少杰1,王寅1,米国华2,高强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增效氮肥在吉林黑土区玉米上的施用效果评价[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李旻1,郭芳齐2,谭晓婷2(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玉米条带耕作密植高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基于示范户与非示范户的连续跟踪数据[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纪明山1,孙慕君2,杜颖1,李修伟1,朱赫1,董辉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省玉米田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陆俊姣1,任美凤1,李大琪1,赵金良2,杨静1,董晋明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东史丹利复合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西省玉米病虫草害发生及农药使用现状[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李妍颖1,崔俊锋2,何柯杭1,房爱省1,许向利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长武县植保植检站).黄土高原南部覆膜玉米农药使用现状[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刘慧屿,赵颖,何志刚,娄春荣,董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玉米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张玉芹1,李前2,刘方明2(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东北西部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沈玉芳1,段长林2,岳善超1,李世清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春玉米生产施肥现状评价[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玉米科学,2021,第3期
  • 程雅婷1,2,李荣发2,王克如2,谢瑞芝2,侯鹏2,明博2,薛军2,张国强2,刘广周2,李少昆1,2(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与思考[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胡颖雄1,2,刘玉博1,2,王慧1,2,靳林朋1,3,林凤4,张学才5,郑洪建1,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钱春荣1,王荣焕2,于洋1,徐田军2,宫秀杰1,郝玉波1,姜宇博1,李梁1,吕国依1,杨忠良3,赵久然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特征[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徐欣莹1,邵长秀2,孙志刚2,3,4,龙步菊1,董宛麟5(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高温胁迫对玉米关键生育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王群1,2,薛军2,张国强2,王凤1,2,陈江鲁3,谢瑞芝2,明博2,侯鹏2,王克如2,李少昆1,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覆膜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隋阳辉1,王延波1,徐亮1,肖万欣1,赵海岩1,张洋1,徐正进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氮密互作对玉米辽单575产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张明伟,杨恒山,范秀艳,张瑞富,张玉芹(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浅埋滴灌下水氮减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徐洪乐,苏旺苍,冷秋丽,薛飞,孙兰兰,吴仁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砜吡草唑对玉米田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其安全性评价[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 陈迪,修晨,韩晓燕(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玉米种植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行为差异研究——基于兼业异质性视角[J].玉米科学,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