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欢1,2,鲁溢超1,王良2,张慧2,高英波2,李宗新2,刘开昌2,王成雨1,朱英华1,钱欣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不同氮磷配施比对夏玉米花后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罗婵,王宇,丛克强,郭玉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不同温湿度条件对除草剂产生玉米药害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孙云飞1,2,吴学兵1,2,袁玉青2(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玉米价格、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产业结构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李秀双1,余康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临时收储政策改革背景下玉米盈利能力与生产率[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赵东波1,管培燕2,郭智慧1,崔慧妮1,高建胜1,郭建军1,欧文静1,郭良海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德州学院).玉米BBR-BP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尹丽兴,黄接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数理与统计学院).玉米肉桂醇脱氢酶基因ZmCAD4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3期
  • 曲俊杉1,洪明1,常浩1,于秋月2,张新乐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水氮供应对北疆春玉米产量、水氮利用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兰海,向勇,李芦江,韦如俊,夏超(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玉米新品种川单99的选育与推广[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马西青1,赵久然2,玉柱1,李建生3(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我国高湿玉米青贮发展潜力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周迎鑫1,2,李玥峤2,吕庆雪2,路运才1,宋广树2(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农村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作物育种南繁基地开放实验室).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合成调控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王一莹1,杜妍1,袁静超1,梁尧1,任皓2,于东2,刘剑钊1,蔡红光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高产群体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孙文彦1,2,尹红娟1,3,唐继伟1,温延臣1,田昌玉1,徐久凯1,赵秉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技师学院).玉米子粒产量及氨基酸含量对氮肥类型和用量的响应[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肖艳华,赵胤凯,刘慧涛,万成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控释氮肥适量减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刘彦龙1,2,3,吕宝乾2,孙强1,卢辉2,唐继洪2,唐雪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信阳市农业科学院).5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和持效期比较[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郑旭媛,林庆林,邓鸣(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国玉米单产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分解测算及动态特征考察[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胡言康,姜会明(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国玉米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徐小曼1,王成军1,2(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我国玉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基于黑龙江、河南和四川3个玉米主产省的调查[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潘光堂,杨克诚,高世斌(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生态育种的历史与实践[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蔡鑫茹,栾天宇,尹晓红,仲义,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焦仁海,刘俊(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旅大红骨种质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潜力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段红沙,汪春桃,魏凤菊(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玉米CaM基因家族鉴定及特性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史典义1,2,邓佳1,孙明伟1,文轩涛1,汪洋1(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玉米全基因组批量化SSR多态性标记开发及PCR扩增验证[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崔亚坤,汪丽霞,孔令杰,赵文明,张美景,陈艳萍,袁建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张浩1,郭婷1,吴子龙1,叶嘉1,张雨博1,邢浩春1,高伟1,戴川景1,郑云普2(邯郸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添加蚯蚓粪对盐胁迫下玉米气孔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李乔1,高志峰1,牛春达2,迟海航2,王雁博1,杨菁菁1,姜佰文2,李威1,2,杨德光1,郭校男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DEHP对玉米苗期光合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杨仁能,孙璐,张槐林,梁修仁,杨博文,展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增密对湖北省春玉米与夏玉米产量与机收质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路媛媛1,孙承龙2,谭哲1,李丽1,宋艳波1(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玉蜀黍尾孢菌CzVelB基因功能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韩冬1,李光泗2,钟钰3(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收储制度改革提高玉米市场有效性研究[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 邱贵兰1,2,李燕1,李红梅3,何立群4,胡美琳5,赵后娟1,杜林1,李晓叶1,吴元奇2,马孝玲1,唐海涛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景洪市种子管理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双版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西南春玉米MCO-3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增益分析[J].玉米科学,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