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邹诗鹏(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存在论差异与全球现代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段德敏1,2,邢昌新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国家治理研究院、公共治理研究所).个体自由与民族认同的融合——盖尔纳自由民族主义理论再审视[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卓承芳(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速度圈”的浮现及哲学意蕴——维希留与社会空间理论最新进展[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叶冬娜(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与怀特海文明观的异同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启示[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查金萍(合肥学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杜韩”:从并提到并称[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马鸿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宋代意象思想的成熟特性及历史定位[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陈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宁腾飞(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诸子学研究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学[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作为社会思潮的国家民族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陈曙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生存逻辑——理解“两个结合”的另一个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百年成就和经验视域中党的锻造[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徐勇1,2,郭忠华3(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概念建构的意识与方法——基于田野政治学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深刻把握“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李海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代化视域中的百年党史[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朱良志(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暨哲学系).中国传统艺术关于“瞬间性”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阮晓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应潮与逆潮:激变时代林语堂的思想转变及心路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俞兆平(厦门大学中文系).鲁迅与“力”[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