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凌,马克,白婧,王莉芳,孙璞(首都体育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研室;首都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问题剖析与实践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朗双菊,郑妍,陈瑶(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之路径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克里斯·诺斯,艾伦·希尔,玛格·科斯格里夫索菲·沃森,大卫·欧文,迈克博·耶斯,史湘琳,吴碧宇,王润洁,郑红红,朱佳蕾(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中国儿童中心;福建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论“新颖性”在课外教育中的内涵及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李占彪,赵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高中生价值观调查及德育对策 ——基于全国13,614 个高中生样本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欧阳小蝉,刘录护,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双减”背景下影子教育机构教师权威的现实样态 ——基于教师的质性访谈[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王丽娟,王蔚蔚,黄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我国“小菜园”式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郭振鹏,李栋(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后变相校外培训行为的表征、原因及其消解[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王婧雯(上海师范大学).数字背景下博物馆的美育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周立奇,冯晓虹(北京市少年宫校外教育研究室).系统论下北京校外教育创新发展的三重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邢梦璐,陈柯伊(中国艺术研究院;涂思美育).基于资源型社会合作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高翠微,张鹏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英国户外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4期
-
张燕1,2,冉与郭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困境中逢生,转型中发展——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伊莱夫·阿拉达格,阿拉丁·阿里坎,哈蒂杰·奥泽诺格鲁,方琮1,王萍2,陈均瑶1,胡奇1,毛峰3(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儿童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自然教育:户外学习提升学生地图识读能力、解决问题的反思性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陈雪(北京市少年宫).“双减”背景下少年宫课后服务课程体系:逻辑与构成[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张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我国青少年健身活动状况及问题——基于2014年、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唐郦薇(南京市博物总馆).“双减”政策下区域馆校合作机制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微信使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张娇1,宗育徽2,1,朱师怡2,1(中国儿童中心跆拳道;北京体育大学).儿童跆拳道教学的德育内容及其渗透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王雅薇1,曹映雪2,3(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教科研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民乐).校外民乐教育的文化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中国儿童中心课题组,苑立新1,王萍2,朱晓宇2,王建,宋逸,苑宁宁,邱天敏2(中国儿童中心党委).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李娟娟1,左璜2,刘冰3(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走向联通主义:澳大利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3期
-
陈鹏(甘肃政法大学).文本与实践:美国、日本儿童法治教育的经验镜鉴[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2期
-
刘雨佳,吴庆春,刘汇涛,辛素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2期
-
方芳(安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新时代高中生道德成长心理环境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2期
-
徐望(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博物馆美育的多元途径与多元形态文化资本积累——基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