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宇1,丁红卫2(云南农业大学院士办公室;云南农业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常春油麻藤对地被植物蔓花生的化感作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刘晓慧1,2,3,王琼1,邓锶涵1,董海玉1,周心如1,和秀星1,周佳1,王白娟1,2,3(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云南省有机茶产业智能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智能有机茶园建设重点实验室).不同等级软枝乌龙茶品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宿少锋1,2,王小燕1,2,林之盼1,2,金映红3,薛杨1,2(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南文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地区6 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何振宇1,周卫青2,刘立伟3,郭钊翔1,莫云海1,徐华潮1(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自然博物院).斗米虫对腹泻个体血液酶活性及肠道菌数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赵文植1,2,董章宏1,2,辛静1,2,沈伟祥1,2,王飞1,2,徐建3,常晓勇3,辛培尧1,2(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昆明市市级机关绿化基地管理处).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张煦1,李捷1,冯丽丹2,何静1,李永晖1,孙涛1,张生懂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3 种抗病诱导剂对宁夏枸杞生长、抗病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段熊仙1,赵从琪2,吕芬2,李振杰3,张玲3,陈军文1,徐俊驹2,4(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云南省高校高原特色香料植物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艳山姜果实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陶桂祥1,2,3,4,王永路1,2,3,孙正海1,2,3,杨帆1,2,3,严苓方1,2,3,姚国琼1,2,3(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林全产业链联合研发中心;云南省高效经济林培育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木蝴蝶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 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谢春平1,宋益波2,刘大伟2(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余姚市新农村文化广场绿地树木多样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3期
  • 张慧1,阮明菊1,王韦1,王睿1,杜建武1,曾千春1,2(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辣木研究所).辣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及表型变异的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常换换1,苏友波2,范茂攀2,赵吉霞2,王自林2,李永梅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玉米间作大豆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张春华1,2,雷晨雨3,王储3,冯德枫1,2,孙永玉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珍贵用材树种红椿4个变种栽培的潜在气候适生区预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刘耀权,王林林,李玲玲,谢军红,岳凯,王进斌(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施氮促进旱作覆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杨明华1,谭霞1,宋文菲1,2,李雪1,张昕1,董坤1,匡海鸥1,李亚辉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源自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张杉杉,尹凯波,姚晓雪,王碧辉,卢文丽,李美琪,杨金梅,孙婴宁(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玉米肽结合有氧运动抗肥胖作用及分子机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吴兴阳1,胡义锋1,马东方1,刘易科2,方正武1(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CesA 基因家族鉴定及特征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张振文1,2,姚方杰2,张作达3,林立铭1,余厚美1,王琴飞1,李开绵1,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薯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基于木薯茎杆屑栽培的黑木耳品质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王梦迪1,唐娜1,俞大阔2,张永云3,杨忠4,李卫真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CD36 基因的表达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陈越,付坚,张敦宇,李婷婷,陈玲(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程式指数法和InDel 分子指数法对云南元江稻属资源籼粳分化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王梦亭1,2,龚莉1,左晨1,王礼欣1,项小燕1,陶冶2(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生境大托叶猪屎豆构件形态与含水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刘沛,王丹,胡先奇(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镁毒害抑制茉莉酸信号通路增加拟南芥对南方根结线虫敏感性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张玉松1,汪骞2,孙超1,米超1,张传利3,周超1,刘有民1,林良斌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主栽甘蓝型油菜品种硼效率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李雪萍1,刘志东2,宁喜斌1,3,4(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南极磷虾粉的发酵及体外消化抗氧化特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崔瀚文1,2,杨广斌1,2,崔文刚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阳市观山湖区喀斯特城乡交错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 张祥1,刘雨婷1,张婧柔1,李平平1,谢志和1,张芮豪1,邓明华1,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省通海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玉溪市邓明华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涮辣与昆明皱皮椒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